舒越
摘要:市場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高等院校培育學生的過程當中,不僅應當讓學生具備過硬的理論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思想品質,行為習慣,才能成為德才兼備的全方位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所以在現在高校教育過程當中,思政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受到高校的教育的普遍重視。本文從分析高校思政課協同性發展的重要性入手,結合高校思政課協同發展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校教學;思政課;協同性;教學研究
引言
高等院校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高等學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教育理念對高等院校的影響越來越深,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當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所以高校思政課逐漸受到重視,促進思政課協同發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成果。
一、高校思政課協同性發展的重要性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各類課程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益的思想,高校思政課協同性發展更成為了熱門的研究課題,在高校教育當中,提高思政課協同性發展,有利于促進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落實,能夠進一步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高品質的優秀人才,而且能夠通過加強思政課的協同性,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培養學生堅定的政治信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堅持正確的職業素養,對學生起到長遠可持續的促進作用[1]。
二、高校思政課的協同性發展現狀
(一)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學科之間的協同性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思政課堂上,思政課程成為了獨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體系。作為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課程形式,思想政治課程一直承擔著學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地位,但是隨著心教理念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融入到學科教學之間,思政課程已經逐漸發展為課程思政,課程思政主要是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通過對政治教育理念的創新,整合學科資源,加強各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通,從而讓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融入到學生的整體學習活動當中[2]。但是現階段雖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但是課程思政的開展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首先就是高校教學過程當中,各學科教師的教育理念仍然落后,傳統的教育活動當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停留在思政課堂上,所以,很多教師并沒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仍然認為向政治教育工作與自身的學科教學無關,仍然應該由思政課堂來承擔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時,嚴重的制約了課程思政的開展,導致思政課與其他學科之間無法有效融合,嚴重的制約了高校思政課的開展。其次,高校學生在結束高校教育,會直接投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因此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往往輕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學習,所以學生參與高校思政課程教育的熱情較差,也嚴重地制約了思高校思政課程的開展[3]。
(二)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教學主體之間的協同性
任何教學活動的主體都是學生,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規律,心理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才能夠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在推進高校思政課協同性發展的過程當中,雖然教師能夠認識逐漸認識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仍然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傳統的高校思政課開展主要依賴于思政課程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常單方面的向學生輸出理論知識,學生作為聽眾參與課堂教學,由于師生互動性較低,課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在參與思政課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感到枯燥,進而喪失學習興趣,無法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因此嚴重的制約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高校思政課教學效率,也制約了思政課教學主體之間的協同發展[5]。
三、高校思政課的協同發展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學科協同發展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高等學府,應當足夠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在高校思政課開展的過程當中,應當足夠重視高校思政課的協同發展,首先應當強化隊伍的協同建設,在構建教師隊伍的過程當中,對于專業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構建,應當加強專業考核,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治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除此之外,也應當加強其他學科教師的教學理念培訓,讓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到課程思政的教學當中,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提高高校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師聘用方面,應當建立立體化的聘用制度,可以以雙聘,聯聘,特聘多元的聘用方式,提高高校思政學科專業教師素質,組建協同性高的教師隊伍,以此來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最重要的是在更新教師教學理念的同時,落實課程思政的開展,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的全過程當中,通過理論其他學科的理論教學,技能教學,結合思想政治教學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在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為社會輸送更高數字的,全面發展的人才[5]。
(二)加強教學管理支撐,促進部門協同發展
加強高校思政課協同發展,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校的教學資源全力投入到學生教學當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體制。所以,想要促進高校思政課協同發展,均應當強化機制協同,從高校領導開始足夠重視思政課程的開展和落實,聚集散落在不同學科,不同課堂,不同部門的優質思政資源和元素,使其能夠協同發展,建設立體化高校思政課教學體制,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同加強不同的高校部門之間的協同發展,讓思政課教學部門黨委,工作部門,教學科研部門等建立有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教師的育人動力,將思政工作融入到辦學,治校的每個環節,提高思政課教學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整合高校優質人才資源,提升高校思政課部門之間的融合性,激發高校思政課實施的內在動力。
結語
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行為規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因此,加強高校思政課協同性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思政課協同發展的可能性,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高校思政課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曄曄. 高校思政課的協同性發展探析[J]. 繼續教育研究,2021(1):119-122.
[2] 何紅娟. "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
[3] 占建青. 協同視域下高校思政理論課有效教學的路徑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3):80-84.
[4] 漆艷春. 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內涵及實施路徑研究[J]. 中國包裝,2020,40(4):68-70.
[5] 張志俊.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6):37-39.
教育部課題:題目: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 ?課題編號:JKY013021KT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