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華杰
摘要:高中階段,學習地理知識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認知閱歷,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水平。“互聯網+”背景下,強化課程知識教學質量,豐富高中地理教學實踐內容,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果。本文根據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有效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豐富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的方法策略,期望能夠在不斷創新課程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實踐
前言:
清晰的思維意識與豐富的知識閱歷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奠定學生們的知識儲備。在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教學期間,強化思維鍛煉與基礎知識講解,豐富教學知識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們建立相對立體、完善的地理知識結構體系。“互聯網+”背景下,教學創新改革已經成為常態,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抽象地理知識概念,也能夠運用多種教學策略與方法進行講解分析,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學習習慣,能夠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1、“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作用簡析
豐富的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能夠將抽象的高中地理知識概念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視頻、圖片資料,幫助學生們直觀理解課程知識內容,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實踐教學,增加學生們接觸更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識的機會,能夠增加學生們的學習選擇,激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上進心,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習慣。傳統時期,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羅列知識重點、書寫板書、繪制講解圖,教師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都耗費于此,不利于教師快速開展課程教學,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們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限制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現代化教學背景下,利用“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等先進教學理念,強化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教學講解,豐富課程教學手段措施,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效果,鍛煉學生們創新思維意識,培養學生們的地理知識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們的探索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們建立清晰、明確的課程學習目標,進一步開闊學生們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水平與自主學習效率。教師在不斷改革與課程教學任務完善的過程中,也能夠不斷簡化課程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緩解課程教學壓力與教學負擔[1]。另外,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也能夠讓教師擁有更多教學選擇,靈活調整、創新課程教學策略,在有效節約課程教學時間的基礎上,增加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機會,確保在不斷關注學生們真實學習進度與學習動態的同時,保障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與全面性,提升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質量水平與教學效果。
2、“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改革思路
教育改革與發展期間,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背景,豐富高中地理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增加與學生們之間的交流互動,都需要高中地理教師掌握合適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策略。過于追求教學效果,忽視學生們的學習感受,或者給自身過于繁重的教學壓力,都會直接影響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積極總結教學問題與不足,主動學習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技術手段,能夠在不斷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基礎上,豐富課程教學手段,擴展延伸課程教學內容,調動并培養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們地理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與進步。另外,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與改革,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的難度和復雜性也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面對學生們的多樣化表現,積極探尋合適的教學策略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研究,也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探尋的教學改革方向。創新與改革教學策應該是提升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急于求成或者抵觸創新的教學態度都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現代化高中地理教師,強化自身職業素養與教學能力的提升,善于應用各種教學策略方法,能夠在不斷保障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同時,完善課程教學結構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學習人才,促進國家與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與進步[2]。
3、“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措施
3.1豐富教學手段,培養學習興趣
借助互聯網教學技術手段,豐富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教學,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地殼物質組成及循環”課程知識講解期間,一些抽象的課程知識內容較多,不利于學生們理解學習。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講解課程知識重點,引入微課教學資源,讓學生們利用課前預習時間提前了解課程知識重點,并完成相關課程知識引導任務,自主分析火山噴發的原因、影響以及危害,提升教學效率。課上時間,和學生一起探索現有學習疑惑與問題,引導學生們主動思考和探究課程知識內容,為了保障教學效果,開展拓展教學訓練,為學生們播放一些影音作品與紀錄片素材,幫助學生們感受不同地殼運動會引發的后果,進一步指導學生們感受課程知識重點,解析各種學習困惑。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們理解課程知識,能夠在有效培養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們對高中地理知識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們學習水平與自主學習意識的不斷提升與進步[3]。
3.2豐富教學活動,培養自主意識
豐富的課程教學活動,能夠充實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體驗,鍛煉學生們的實踐綜合能力。高中地理知識內容較多,不同學生的學習理解方式以及學習習慣有所差異。作為教師,尊重學生們的個性化差異,引導學生們主動交流合作,分享學習經驗,探討課程知識內容,能夠在調動學生們高中地理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們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與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播放課程教學素材,能夠提升課程教學效率。但是,長期應用投影授課或者網絡教學資源講解課程知識,會讓學生們喪失學習興趣,形成依賴性的學習地位習慣,不利于學生們學習綜合素養的提升與進步。這時,教師可以配合一些小組合作與探究學習活動,調動課堂學習氣氛,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和研究學習問題,通過反思和觀察思考,再次復習和鞏固課程知識重點,捋清問題任務解決思路以及實踐操作途徑。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積累學習經驗,總結學習技巧,有助于學生們在不斷強化記憶理解能力的同時,掌握更多知識運用能力以及活動實踐能力。在教師有意識鍛煉與引導下,學生們能夠收獲更多學習技能與成果,有效實現提升課程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多方位成長和發展的教學目標[4]。
3.3 豐富教學途徑,強化教育引導
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豐富教學方式,拓展教學途徑,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有效性。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接觸學生的機會和途徑比較多,面對學生們學習興趣不足,主動性欠缺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途徑,加強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交流與教育引導。例如:在課上高中地理教學期間,引入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手段,如翻轉課堂、任務驅動式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體驗感受;課下時間發布一些有挑戰性的復習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們的互動交流欲望。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群內部,孔口分享自身的學習成果與學習困惑,個別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主動下載、收集一些學習資料,與同學們進行探討互動,收獲自主學習的快樂與成就感[5]。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途徑,增加與學生們的接觸機會,多方面了解學生們的學習動態,面對學生們遇到的學習困惑與問題,加強指導與評價,肯定學生們的學習進步,指出學生們存在的學習問題,讓學生們在不斷修正學習態度的同時,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清晰地提升方向。
借助多元化教學形式,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成長與進步,在有效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同時,實時掌握學生們的學習動態與情況,通過強化教學指導與教學應用的方式,不斷提升課程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保障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與進步。
結束語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與手段,能夠不斷豐富課程教學形式,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突破傳統教學思想限制,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拓展課程教學思路,引入更多先進教學理念,將素質教育與現代化教育手段充分融入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能夠在不斷提升學生們學習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們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水平的全面提升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紅艷, 劉金星. "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7): 192-192.
[2] 王崇德. "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 家長, 2020, No.347(25): 124-125.
[3] 閆瑋.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0, (1): P.59-60.
[4] 伍曉芳. "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26(17): 156-157.
[5] 陳瑞華.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與實踐研究[J]. 新一代:理論版, 2020,(9):P.198-198.
(浙江省桐廬富春高級中學 浙江 杭州 3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