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蘭芳


【摘要】目前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踐行新課程改革所體現出來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新課教學中我們不斷構建符合課程改革的新教學模式,那么在習題教學中如何體現新教學理念呢?這也是我們在課改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在新課程視野下,高中物理教師也應在物理習題教學上積極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從習題中舉一反三,拓展解題思維,學會在總結錯題中,提高解題方法從而顯著提升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成效,讓學生真正脫離題海戰術。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習題教學;解題思維
習題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高中物理習題教學,有些老師采取了傳統的教育方式,要求學生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大量盲目做題,效率低下,導致學生身心俱疲,苦不堪言。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去研究,對題目精挑細選,去鉆研學生的學法,而不是備自己怎么教,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符合該題目的學習氛圍和情境,由此改善學生聽老師講覺得明白了但自己做就無從下手的困境。
一、從習題中學會舉一反三,拓展解題思路
充分利用課堂上物理習題講解的過程舉一反三,讓學生達到觸類旁通,拓展解題思路,教會學生一道題從而讓學生會做一類題,之后再給學生留好相對應的習題,鞏固上課講到的解題方法,真正將學生從題海中解救出來。
典例1 如圖所示,實線為某電場中未知方向的三條電場線,電場中a、b兩個帶電粒子從M點以相同初速度v0飛出,且初速度方向豎直向上,虛線為兩粒子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不計兩帶電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則( ?D ?)
A.a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B.a的速度將減小,b的速度將增大
C.a的加速度將增大,b的加速度將減小
D.兩個粒子的電勢能都減小
在解決這道題目的時候先去回顧一下知識點。(1)要明確電場中五個方向的一致性,即電場的方向、電場強度的方向、正電荷的受力方向(或負電荷受力的反方向)、電場線的方向(電場線是直線的時候)、電場線的切線方向(電場線是曲線的時候)。 (2)明確電場中各個量之間的聯系:①電場線的疏密可判斷電場強度的大小,由F=qE知道電場力的大小,再由牛頓第二定律F=ma知道加速度的大小;②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但是電勢降低的方向不一定是電場方向,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電場方向;③電場線跟等勢面垂直,知道電場線即可知道等勢面,反之亦然;④合力、速度、軌跡三者的關系分別是:軌跡必夾在合力和速度之間,合力必指向軌跡凹側,速度必在某點的切線方向。(3)明確電場中功能之間的聯系:①電場力做功正負的判斷的兩種方式,即一是看合力與速度的夾角,若夾角為銳角則做正功,若夾角為鈍角則做負功,若為直角則不做功;二是看電荷的走勢,若是正電荷沿電場線走做正功,則逆著電場線做負功,若是負電荷就相反。②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反之亦然;③合外力做功跟動能的關系,若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加,速度增加,若合外力做負功,動能減少,速度減少。
變式1 如圖所示,某電場的三條不知方向的電場線,一帶負電的粒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虛線為其軌跡.若粒子在M點和N點的電勢分別為φM、φN,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M、aN,速度大小分別為vM、vN,電勢能分別為EpM、EpN.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A.vM B.vM C.φM<φN,EpM D.aM 變式2 下圖中三條實線a、b、c,表示三個等勢面。一個帶電粒子射入電場后只在電場力作用下沿虛線所示途徑由M點運動到N點,由圖可以看出( ?C ?) A.三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是φa>φb>φc B.三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是φa<φb<φc C.帶電粒子在N點的動能較小,電勢能較大 D.帶電粒子在N點的動能較大,電勢能較小 學習了典例1,在解析中將相關的知識點、問題、解題思路舉一反三,再去做變式1跟變式2就很簡單了。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強解題思路的指導,必須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當學生掌握好了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能學以致用,以不變應萬變,方可輕松解題。 二、學會在總結錯題中,提高解題方法 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善于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做題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題,合理巧妙的為學生尋求解題方法,將所有出現的習題都能合理有效地做好分門別類的歸納,為學生節省時間。學生在高中物理三年,要做很多的習題,有些學生做過的錯題,由于認識不深刻過幾天再做還是會做錯,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學習的做題量,嚴重降低了做題效率。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我們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做錯的習題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要求學生對做過的題進行一題多問,深入挖掘題目,設置第二問、第三問,挖掘題目隱藏價值,拓寬學生解題思路??傊谛抡n標下的物理習題教學,要緊密聯系課本,聯系實際知識,根據題目尋找最適合的解題方式,加強學習舉一反三的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三、用具有發展性的評價觀,鞏固解題心得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的評價體系,是我國素質教育對課程評價的要求,有利于促進、激勵學生的發展以及提高、改進教師的教學。物理大題的評分標準就是按步驟給分,所以在物理習題教學的評價過程中,不能只重結果,輕過程,這樣不僅不能起到促進的作用,反而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要用發展性評價肯定他們每一小步取得的成效。在習題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多元化的。對學困生用誠懇和信任的語氣態度與他們一起分析查找原因,幫助制定一些學生稍微跳一下就可以觸摸到的目標,并且提供切實可行的適合學生實際的解決方法;對尖子生而言,既要肯定他們已取得的成績并予以肯定和鼓勵,又要提出可以突破的更大空間和不足之處,并且探討改進方式。 高中物理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如果只是簡單機械地記住公式去學,根本就無法應付,難學并不是無計可施。本文從習題教學入手,去激發學生對物理探求的欲望以及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物理題目做對的部分一次比一次多,自然而然慢慢地就沒那么怕物理,從而讓學生能夠從情感上喜歡物理,掌握處理物理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使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讓學生真正從內心喜歡上物理,享受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朝先.南方新課堂——高考總復習·物理[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6:156-157. [2] 楊輝祥.中學物理教學參考[J].學術期刊,2018(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