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新
【摘要】為了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體育家庭作業作為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進作用。雖在停課不停學的疫情時代,各學校重推體育家庭作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后疫情時代下由于學校體育教學的正常恢復,體育家庭作業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頸。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本文從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現狀出發,通過對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難點和意義分析, 提出體育家庭作業的“有契入”“有辦法”“有結果”的“三有”實施路徑。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體育家庭作業;現狀分析;實施路徑
后疫情時代的當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的講話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合理安排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如何讓指導意見落地?筆者認為布置適當的體育家庭作業不僅可以保證學生校外1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而且可以保證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空間,這對于強化青少年體能鍛煉、養成鍛煉習慣、增強體質實現全面健康成長而言,意義更是毋庸諱言。
一、小學階段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現狀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評價教育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東莞市教育局根據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東莞市教育局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于2018年10月22日啟動了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評估工作。將測試結果與園區、鎮街人民政府(辦事處)履行教育職責考核結合起來,并將結果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鎮督導驗收工作的重要參考。在此推動下,東莞市各級各類學校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非常重視,不斷加強對體育課的監督和管理,提高體育課的練習方法和手段。同時,也不斷開展學生課余體育運動,包括推行430課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等。
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按下了暫停鍵。疫情下,體育線上教學成為新模式,各學校紛紛通過慕課、雨課堂、騰訊課堂等線上教學平臺,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在此情形下,體育家庭作業得到了很好的實施,并在疫情下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后疫情時代,由于學校體育課的正常開展,體育家庭作業仿佛又成為雞肋,部分家長懷疑學校把自身應當承擔的體育教育責任轉嫁給了家庭,還有家長抱怨“家庭的負擔又加重了”。
二、小學階段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難點
第一,布置難。體育項目需要不斷復習、練習,但沒有文化課那么明顯,且體育項目由于受到運動場所、設施設備的限制,在家庭很難正常開展。此外,所有的體育項目都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學校一些體育動作的完成需要有體育老師在旁邊進行安全協助,并按要求做好保護與幫助。而在家庭中這些措施很難保障,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后疫情時代下,由于學校對體育家庭作業的要求有所改變,由此顯得布置更難。
第二,完成難。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一方面他們的認知水平還不高,無法正確理解實施體育家庭作業的意義;另一方面由于體育家庭作業一般都是由學生在家庭或家庭周邊完成,場地條件有限,影響了運動效果。再加上后疫情時代下家長對體育家庭作業的認識有偏差,大都已外出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學生運動。因此,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如何不加重家長的負擔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并思考的問題。
第三,檢查難。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是一個既要重過程又要重結果的項目,往往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后疫情時代下,學生往往在完成體育家庭作業時家長還沒有回家,家里的老人又不會錄視頻,這使得老師不能及時地檢查學生完成作業情況,由于在運動過程中不受監督,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往往會產生懈怠的心理。
第四,評價難。評判一個體育項目是否完成,主要靠動作的熟練掌握程度、運動后心率變化及運動遷移的表現來實現,由于個體差異不同,評價學生的作業不能“一刀切”,因此在評價學生時必須科學和嚴謹。因此,如何評價學生的作業也是需要我們去面對的一個問題。
三、小學階段實施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路徑
后疫情時代下,如何讓體育家庭作業有效開展,筆者在探尋的過程有了以下實施路徑。
1.布置體育家庭作業要有“契入”
第一,“入心”。“入心”是要求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有入家長和學生的心,要抓住家長和學生對“身體健康”“考試達標”和“評比優先” 的心理需求。如果體育家庭作業能針對性地滿足家長和學生的心理需求,就有了最基本的動力和積極性。比如,布置一些與學生身體發展有關、又能促進學生其它學業成績的提高,并且又容易易操作的項目。
第二,“入情”。“入情”是要求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考慮學生及家庭的實際情況。一是要針對“學生實情”。目前,我市各學校都在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中針對薄弱項目安排“補短訓練”,由于體育家庭作業有家長的主動參與,學生動作要領的到位情況及運動效果情況可以得到保證。二是要針對“家庭實情”。我們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要考慮項目能否減輕家長的負擔,能否讓家長參與其中。布置“恰如其分”的體育家庭作業,讓家長和小李一起享受運動的快樂。在一些家長上傳的視頻可以了解到,家長往往自覺地參與到室內游戲和體能訓練中,還能跟小李一起創新練習方法,使練習更有情趣,更有笑點。
第三,“入境”。“入境”是要求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不能遠離學生的生活環境。體育家庭作業的練習地點一般在學生家里或家庭周邊,我們在設計作業中在關聯教學內容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練習的地點,客廳、臥室、社區的健身區或小花園應成為學生課余鍛煉的“主戰場”。因此“徒手”“小器材”“小場地”的身體練習應是體育家庭作業主要內容和形式。
2.檢查體育家庭作業要有“辦法”
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必須要有可操作性監督方法:一是要求學生家長在家庭作業卡上簽名;二是要求學生在完成練習后上傳視頻;三是學生利于網絡打卡;四是對學生進行分組,由小組長進行監督。以上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體育家庭作業檢查難的問題,但這種被動式檢查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因此,筆者建議在作業檢查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作業的重要性,從而內化為他們的行為。同時,對學生的鍛煉可以進行目標式管理,要求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既定目標,要求學生自己定目標,自己寫訓練安排,老師只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
3.評價體育家庭作業要有“結果”
第一,過程評價。確定了對學體育家庭作業”目標式管理后,過程評價主要是每一個運動單元后,對學生達成目標的情況進行評價。同時,還要求學生記錄每次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家長在記錄表上對小李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評價和簽名確認,并按時上傳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完成情況視頻。這個過程評價的結果可以納入學生的平時成績中,以引起家長的重視。
第二,結果評價。根據不同項目制定不同的等級標準,用考級的手段促進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考級的內容由易到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鍛煉的同時明確自己所處的水平,進行有目的的練習。
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許多簡單有效的鍛煉方法,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后疫情時代下,體育家庭作業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在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和進一步融洽家庭關系、家校關系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為了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對體育家庭作業的探索我們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吳獻坤.體育家庭作業值得期待[J].幸福(悅讀),2013(6):59.
[2]秦敏.基于核心素養下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實施[J].體育教學,2018(1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