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珊
摘要:藝術歌曲雖然在所有聲樂作品中屬于篇幅較小、內容簡單的一種體裁,但藝術歌曲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藝術特征。演唱藝術歌曲時既要綜合運用技巧也要區別對待細節,這樣才能使每一首作品都富有內涵。于此同時,每一首藝術歌曲中都蘊含著獨特的情感,需要演唱時認真領悟作品的內涵,從而將情感表達準確。本文將從藝術歌曲的定義與特點展開論述,結合演唱實踐,以斯卡拉蒂作品《在我的心里》為例,重點研究藝術歌曲的技巧運用與情感表達。
關鍵詞:藝術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表達
一、藝術歌曲的定義及特點
藝術歌曲又被成為抒情歌曲,是歐洲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創作風格的總稱,而后人按照這樣的創作風格所創作出的歌曲作品也被稱作藝術歌曲。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大致可分為三項,首先,在選材方面,藝術歌曲的歌詞多采用前人所創作并流行于世的詩歌,后人在詩歌的基礎上進行譜曲。這類似于我國學堂樂歌時期的創作方法,而詩歌與音樂的融合使得歌曲更加富有韻律,抒情性便由此得以凸顯。其次,因為音樂的加入,使得原本情感豐富的詩歌更加跌宕起伏,因此藝術歌曲也具有著較強的戲劇性。最后,在歌曲的結構上,藝術歌曲的創作沒有固定的格式,而是根據詩歌的結構采用已經成熟的古典樂派創作體系進行創作,如常用二段體、三段體、傳統分節歌和變奏分節歌的手法。而本文所提到的《在我的心里》為三段體結構。展現了藝術歌曲并不完全是歌曲與詩歌的融合,而是歌曲、詩歌與鋼琴三者的高度融合。
二、藝術歌曲的演唱技巧
(一)基本功是藝術歌曲演唱的核心
如何演唱好藝術歌曲其關鍵在于基本功是否扎實。眾所周知、氣息、咬字、情感被公認為聲樂演唱中的三大要素,也是三項隨基本的技巧。首先,在氣息方面,藝術歌曲的旋律起伏平穩且換氣,這是由詩歌的韻律而所決定的,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使得藝術歌曲被公認為初學者必學體裁與練聲曲的首選。當然,作為初級曲目或練聲曲并不是因為藝術歌曲較容易演唱,而是需要通過藝術歌曲來磨煉自身的唱功,鞏固歌唱的技巧。氣息是貫穿于整個聲樂藝術的技巧之一,無論是初學還是提升歌唱水平都要先掌握氣息的穩定與控制。其次,在咬字方面,藝術歌曲咬字相比于口語化較嚴重的宣敘調以及眾多歌劇作品要容易很多,其原因是因為詩歌均源于生活,而且歌詞之間互相押韻,如《在我的心里》第一樂段的歌詞為“在我的心里充滿了痛苦惆悵的感情,使我生活不再安寧”而意大利語也只有建立在母音之上的咬字。最后,情感是歌曲的靈魂,學習、演唱的歌曲的過程正是體會音樂中情感的過程。如《在我的心里》雖然表面展現出痛苦的情感,而仔細閱讀后才能看出是主人公陷入愛河的糾結內心。怎樣在演唱中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則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演唱與體會。
(二)旋律感是提升歌唱水平的階梯
藝術歌曲側重歌者對旋律感的把控,特別是細節旋律感的培養。旋律感也是我們通常講的樂感,樂感好的人唱出的歌曲會非常動人,反之則差強人意。所以,想要唱好藝術歌曲,第一部就是需要將歌曲唱的更加圓潤。旋律感也是“會唱歌”和“唱好歌”的分水嶺。如《在我的心里》中多次出現的大幅度的音程跳進與小二度的變音,在演唱這些特殊樂段或樂句時首先需要把握好穩定的音準,在音準得到保證的基礎上,每個大跨度音程之間的空隙需要運用良好的樂感將其填滿,這樣就會使得歌曲變得更加充實。其次,在樂譜中,每個音樂記號的加入并不是空穴來風,音樂記號是創作者反復嘗試之后得出的最佳方案。如《在我的心里》中很多八分音符加入了連音記號,這說明需要在唱到這些地方時需要注意流暢的演唱。當然,還有許多強弱記號需要在演唱時著重注意。待到自身的演唱能夠涉及到所演唱歌曲的歌譜中所有內容之后,旋律感就會由此獲得提升。而《在我的心里》歌曲中作品雖然篇幅短小,但僅僅是強弱的轉換就有三十余處,連音的處理與其他技巧性元素更是不計其數,作品也可謂是提升演唱水平的最佳選擇。
三、藝術歌曲的情感表達
(一)咬字與熟練演唱是情感的基礎
情感是藝術歌曲最出彩的元素,每一首藝術歌曲都有著獨特的主題與豐富的情感。首先,規范的咬字是情感的基礎,歌曲中的情感除了體現在旋律之中,還體現在每個歌詞之上。正所謂語言是表達情感的最好方式,歌曲也不例外,只有將歌曲中的歌詞的韻律規范化才能使情感初步得以體現。以《在我的心里》為了,意大利歌曲的咬字中嘴部的狀態一定要保持固定的狀態,如果嘴部松弛就會使得咬字過于松散,使得歌曲韻味全無,當然,嘴部的狀態并不代表歌唱的狀態,歌唱《在我的心里》等意大利藝術歌曲時還需要在放松的狀態下加強嘴部咬字的狀態,這樣才能使咬字更接近于意大利語的發音。與此同時,朗誦歌詞的過程容易被很多人忽視,朗誦的科學性不言而喻,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我的心里》歌詞中如果初步觀察可以看出痛苦的情緒,而仔細品味才能領會對于愛情的渴望與熱烈。其次,熟練的演唱歌曲在情感的表達中也占據著極大的比重,這是因為情感是非常抽象的內心語言,如果歌曲演唱的吞吞吐吐就不同談及情感,就連聽懂也成為了問題。所以,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練的過程不僅是鞏固技巧的過程,更是體會歌曲情感的過程。
(二)系統的分析是保證準確的前提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藝術歌曲雖然篇幅短小,但卻有著系統的體系。而體系中每一個環節均能夠影響到歌曲的情感。所以,不論演唱的歌曲篇幅大小,都應該養成分析歌曲的習慣。如《在我的心里》屬于三段體的曲式結構,A段僅僅表現了痛苦與不安的惆悵,而到了B段似乎切入了正題,此前的惆悵與不安轉為了對愛情那份熱烈,而C段為前段的再現,情緒則更加激烈。與此同時,分析歌曲不僅需要分析歌曲的結構,在演唱中也需要仔細的分析每個樂段或樂句的演唱,將歌曲看為一個整體,然后進行分解化、顆粒化,將個樂段或樂句以最佳的方式演唱出來再將歌曲整合為一個整體。這樣的方法雖然繁瑣,但卻能保證歌曲的演唱質量,這或許就是演唱藝術歌曲的意義,從而為更長遠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孟卓. 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思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王晶.淺談聲樂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達[J].黃河之聲,2021(0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