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璐


【摘要】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需要契合社會經濟時代的發展,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作為視覺傳達數字化產業的重要角色,更應緊跟社會潮流的步伐。中職教育的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育教學需要根據設計崗位的變化和需求作主動的教學改革。本文基于目前中職美術設計與制作作業的教學現狀,結合“項目教學法”進行畢業設計課程的探索與應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項目教學法
中等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相對于普通中學而言,中職教育更多地側重于培育實踐型人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社會對技術實用型人才有著更大的需求,尤其是新興的數字產業,如美術設計與制作、3D打印、機器人設計等數字化產業相關的專業出現在中等職業教育的熱門專業當中,但缺乏實戰經驗所培養出來的設計人才與社會經濟發展和數字創意產業的需求相脫節,跟不上市場所需要的視覺識別和信息傳播的變化。因此,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教學便需要與實踐操作有更為密切的結合。筆者認為,“項目教學法”是非常奏效的方式。本文對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進行思考,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畢業設計課程當中,探討在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中職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現存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具有企業專業設計經驗教師
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以下簡稱“美設專業”)所對應的是數字創意產業。由于專業性的特點,要求美設專業設計師需要跟上社會審美的發展,站在潮流的高度思考專業動向。目前,中職學校的美設專業,教師長期在校內專注于日常教學工作,缺乏與企業實踐項目的經驗。在大多數情況下,美設專業課堂教學是根據教材內容教授學生理論基礎知識、軟件操作和設計技巧,所結合的課堂練習較為簡單,這就容易造成學生所接受的課堂理論知識難以跟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學生對于社會潮流、商業發展的趨勢缺少靈感覺察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中缺少真實項目的訓練
美設專業所涉及的具體工作不僅是對產品進行美化和宣傳設計,還需要根據消費者的喜愛偏好對產品的營銷方式進行轉變,如從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與印制、影視媒體、動畫設計、電商運營等專業方向入手。美術設計與制作的工作是一項團隊工作,在實際的課堂學習當中,學生通常只是根據該堂所講的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實訓練習,整個學習過程缺乏企業崗位操作的代入感,不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在美術設計與制作崗位所需的設計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中職美設專業的教學資源不完善
當前,關于中職美設專業的教材各種各樣,有些貼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嚴謹,有些教材案例種類繁多,但是案例與理論相結合、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教材就相對較少。此外,大多數中職的美設專業沒有建立專業教學案例素材資源庫,師生在進行課堂設計訓練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重新挖掘素材與資料,不利于校園教學資源的整合共享與實際應用。
(四)缺乏針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指導
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是實操型創意專業,要求相關工作者既要有個性化的審美能力、思維擴散的創意想象能力,也要具備執行創意的設計動手能力。這一系列的專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日常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從高一的美術基礎到高二專業基礎到高三的畢業創作的課程當中進行浸染教育,滲入針對學生個人風格的個性化教育內容,培養學生形成設計與審美能力的個性。但在目前的中職美設專業的課堂教學中,幾乎沒有針對學生的個性化設計風格和崗位需求進行訓練。
二、項目教學法的優勢
在傳統的美術設計與制作的教學模式,一般為教授理論知識,結合簡單的練習以及臨摹進行理論消化。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致,實踐操作能力得不到訓練,課堂的教學效率也難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專業能力提升需要伴隨著大量的實戰經驗,通過不斷的設計鍛煉獲得。
項目教學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也稱為“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以項目作為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實踐,體驗設計崗位職能,鞏固理論知識點,提升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在項目課堂當中得到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成為符合數字創意產業所需要的設計類實用型人才。
三、項目教學法在美設專業畢業設計課程的實際應用
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中的畢業設計課程,主要是進一步鞏固學生在第1-4學期中所學習到的標志設計、字體設計、吉祥物設計、海報設計、VI設計、影視動畫等知識,將理論知識整合應用于完整美術設計作品當中,以展覽的形式來呈現。本文以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為例,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畢業設計課程,以探索學生設計能力在項目實踐中的有效提升。
(一)項目選擇的合理性
以“項目教學法”而言,“項目”可以作為整個教學模式中的“教材”角色。因此,項目的選擇需要教師反復斟酌,判斷是否適合該生作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若選擇超出學生把控能力的項目,容易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對最終的畢業設計課程的教學效率產生消極影響。在選擇畢業設計項目時,教師要綜合地根據學生在第1-4學期所學習的知識點以及學生本身的能力,選擇與學生能力相近的項目,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能力完成畢業設計創意。在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的美設專業畢業設計課程中,項目的選擇主要有以下方向:1.與傳統商家合作,進行品牌再創;2.與新興商家合作,進行品牌設計;3.與非遺文化合作,進行文化創意設計;4.自主想法實現,進行概念創意設計,讓學生在當中進行項目主題方向的自主選擇,確定項目名稱,提高學生的主動權,以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滿足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生進行主題的選擇,項目名稱的確定后,教師對項目內容進行分析,主要定為:商業餐飲設計類——“荔枝柴鵝”“一口中牛肉面”“蝦客”“冰菓淘冰站”;趣味品牌設計類——“泡泡故事館”“而立滑板”“花前月夏花店”“字由字在活字體驗”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