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潮
【摘要】學生是在學校的文化環境熏陶中成長起來的,在校園里,學生學習的具體環境就是班級,而班級文化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可見,班級文化對每個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建設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活力、講文明的班集體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班級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班級建設中重要的一環是積極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有利于其身心發展的班級環境,并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讓教室處處成為育人的場所。如何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建設是重要的一環。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有制度,就有章法。制度不僅僅規范學生,也規范著教師,教師同樣要受到班級制度的約束。若要使全班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就應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無論是制定班級規則與目標,還是檢查評比,都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讓他們了解班級工作的各個環節,明確自己在班級的角色。所以,在制定班規時,教師要聽取學生的意見,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學會思考:如何才能使班規更合理、更具有教育功能。這樣可以發動全班學生獻計獻策,再結合教師的意見,共同制定班級制度。
實施班規過程,需要學生的監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長作風。教師要聽取學生的心聲,給學生提供表達心聲的渠道,如,在班里設“小信箱”“班級管理大家談”等,或者在班會上設立一個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從而引導學生關心班級事務,參與到班級建設當中去。一個班級的學生如果不能對本班的紀律、班風、學習等方面提出要求,就有可能打造不出優秀的班集體。因此,學生要以班級為自己的集體,共同維護班級這個大家庭。那么,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制定班規的時間
規則要盡早建立。開學的第一周,是建立規則的最佳時間。因為班級組建初期,有個良好的導向非常重要,能強化學生好的地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制定班規的原則
讓學生、家長們一起參與規則的制定。學生自己參與了班規的制定,他才會愿意遵守。家長們的參與,既能讓家長們明了制定班規的目的,又可以使班規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可以更全面。
3.班規的內容
班規的內容越具體越好。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具體的描述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明確班規內容,并執行。班規的內容要從正面描述,反面的描述會強化錯誤的行為。
4.班規的執行
在班規面前要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則,這樣才有利于班規的落實和實行。班規可由值周班長每日、每周、每月進行總結,并與量化掛鉤。
班規在執行過程中,還要結合班內的懲戒制度,如,違反班規后要為班級全體學生唱首歌、講個故事等。
二、培植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屬于學生意識形態,是班級文化中最核心內容,也是整個班級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將引領整個班集體的發展。班級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全班師生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以及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等。班級精神文化從構成要素來說,一般是由班級目標、班名、班歌、班訓、班風以及班級輿論等組成,這些一般是屬于顯性的表達;從具體內容來說,一般包括班級精神風貌、班級凝聚力、班級文化活動等,這屬于隱性的表達,根植于學生內心的思想活動、思維方式等。
積極的班級精神有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培養,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消極的班級精神對學生思想品質起破壞作用,會使班集體處于一種混亂、失控的狀態。經過觀察發現,我們的學生在班上的精神狀態呈現這樣兩種消極的特點:一方面是對學習興趣不強,不思學習,缺少理想,沉迷游戲或動漫書籍;另一方面是盲目追星,盲目攀比,自私自利,價值觀偏失。
怎樣塑造班級精神?第一步是確定班訓班風,班訓是班級個性、特色的高度概括和班級精神的標志,是班風、教風、學風的參照目標。班訓具有間接而內隱的教育影響作用,是激勵全班學生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動力。班主任在確定班訓時要從班級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民主,讓學生一起參與班訓的制定,也可以召開一次專題班會來討論。這樣確定出來的班訓能得到全班學生的認可,讓班訓成為共同奮斗的目標。班訓的擬定要不拘形式,以簡潔、有特色有文化內涵的為好。例如,“我自律我自信,不成功不放棄”“讀健康有益之書,做奮發向上之人”“信心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點比進步”“知識改變命運,努力改變結果”等班訓,都是比較明確而具有激勵作用的班訓。
班訓貴在踐行、內化,外化轉變為學生的自覺觀念和行為。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集體活動來強化班訓的精神。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健康向上的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內在動力,是一個良好的進行教育的契機。這些活動有助于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形成學生的良好習慣、紀律觀念、競爭意識和相互協作精神,增進學生間的友誼,形成積極的班級文化精神。班級組織的活動主要有以下類型:節日型、教育型、主題型、知識型、假想型、實踐型、活動性班級活動、游戲型、系列型活動等等;活動的形式有競賽式、故事式、表演式、展覽式、演講式、辯論式、游戲式、參觀訪問式、調查式,還有小實驗、小制作、小創造、小發明等。班主任可以通過上述各種不同活動來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促進班風的形成。
積極進取的班級文化精神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可以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可以使班級工作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往往會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