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遼暢
【摘要】小學生自我發展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小學生自己所應該具備的,能夠滿足其適應他們終身發展及其社會進步所需的一種必備性品格與關鍵技巧。所謂的必備性道德品質主要是指人們的道德品質,美育教師既是幫助形成完善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方式,又是教育培養小學生的必備性道德品質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對落實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核心素養進行教學中,審美判斷與對傳統藝術文化的理解有著獨特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道德品質;美育
一、審美判斷形成學生正確價值觀
審美評價判斷既是基于當今社會人們對于判斷美與丑之間的事物需求而進行研究提出的,又是當今社會人們從事學習、生活及其工作所具備的必須要素。審美評價判斷是在進行藝術鑒賞過程中發展形成的,它是指美術作品通過其藝術形象表達一定的建筑構思內涵來充分體現創造者的思維感情和審美觀念的感受、審美理想,并且通過其藝術形象的表達來直接感染和影響到人們對于現實世界的正確認知和審美技巧的能力,而真善美則被視為是我們人類精神世界所共同追求的一個永恒問題。
價值觀的本質就是直接地影響并決定著一個人的思想、自我信念、人生目標與追求的方向,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主觀意識與認知世界。小學生的生活經歷、自然社會知識都是十分有限的,求知欲卻十分旺盛,好奇心也很強,正處于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為此,在美術教學中應當堅持倡導和弘揚真善美,揭露和鞭撻假惡丑,利用審美判斷區分好與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達到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目標。主要做法是:首先,在教學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從激勵學生對其感覺的角度入手,從其所表現的內容、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內涵等因素進行分析,啟發學生的思考,引起他們對于學生不同的審美反應,將他們對于學生的直觀感覺引向理性的思考,提升他們對于作品意蘊的探索和領悟,使得學生真正認識和了解到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及其社會的價值。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及時和學生一起探討一些基本的價值概念,如,對于人生的價值、道德倫理的價值以及對于審美文化的價值之間關系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建立和培養形成必要的正確價值概念。例如,在《水墨游戲》一課中,通過了解美術家在作品蘊含的某種內在的情感和精神的同時,聯系歷史背景,分析、認識作品的時代精神,并與當代青少年的責任和使命相結合,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其次,幫助學生觀察生活中視覺文化現象時,應指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部分,引導學生注意在我們周圍的世界,在每天都會遇到各種美與丑的事物和現象中,作比較,做出看法與判斷。例如,鑒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奔馬圖》、吳冠中的《江南水鄉》等作品。如此,才能使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領悟世界的意識與審美感,逐步完善學生的行為規范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文化理解培養學生理解與尊重的良好思想品質
對文化的理解主要是指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詮釋和認識如何理解不同的國家、民族的文化藝術特征,學會尊重并正確地理解不同的國家、民族的文化內涵和意義。這一觀點是基于對尊重與了解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不同種族和不同文化的要求而進行研究提出的,也是當今社會中人們所具備的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質。
小學生的個性主要表現在這些特征上,有著不平衡、極端或者偏執。一方面,他們總覺得自己在學習上是正確,聽不到別人的建議;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培養理解與尊重對塑造學生的良好思想品質是小學階段德育的重要內容。小學美術學科范圍非常廣,包含了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優秀作品鑒賞和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流派的藝術特點的學習等,使小學美術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了解各種文化的特點,并尊重其文化內涵與含義,為培養學生尊重與理解的德育滲透提供空間。例如,筆者在《我與村莊》的教學中,從時代背景角度分析這張繪畫作品,引導學生認識畫家夏加爾受法國野獸派、立體主義等多種類型繪畫藝術風格的啟發和影響,以及作者晚年對中國藝術的評價和學習,了解大師是如何理解東方文化,并善于吸收優良東方文化精華的精神。如此進行美育拓展,讓學生明白,不但在學習上要理解與尊重不同文化特色,在生活中也要理解與尊重他人性格和認知上的差異,養成只有理解與尊重他人才能最大限度吸取別人優點的良好行為習慣。
美術是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人類發展過程形成各自風格與特色,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因此,在學習各國不同流派的美術知識時,必須先讓學生理解其文化藝術特點,不僅使學生獲得“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效果,更要在這個過程中適時與生活實際聯系,從宏觀層面說明理解與尊重文化差異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同時,從微觀層面對學生說明理解個性差異是與人和諧交往的基礎,達到塑造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目的。
三、結語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育最重要的任務是教給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摯,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美的品質。”在發展核心素養的背景下,作為一線美術教師,除了教授專業知識以外,還要適時地利用美術的美育功能塑造和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社會作用。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