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引進邁入到網絡信息時代,在傳播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新媒體空間發展方面制度尚不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也不完善,在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漏洞,相關的侵權案件時有發生,并且呈現增長的趨勢。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問題以及成為一種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時代;新媒體;新聞版權
引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已經邁入到網絡信息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新聞傳播與信息共享的重要平臺。在這種背景下,新媒體迅速崛起。但是,隨著新媒體參與到新聞傳播當中后,給新聞版權保護帶來了嚴重的困難。新聞版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公民后者法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在科學領域、文學領域或者是藝術領域享有自己專屬的權利,當然新聞版權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版權可以視為一種作品,作品的內容就是新聞的內容。本文以實際工作為背景,闡述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版權保護現狀以及具體的保護措施,供大家參考借鑒。
一、網絡時代侵害新聞作品版權的現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網絡時代發生新媒體侵害新聞作品版權的問題時常發生,而且,之所以難記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國《著作權法》中并沒有包含新聞時事的著作權,而且,我國現象的法律當中對新聞時事的界定還不是很清楚,這就給給新媒體留下了可以鉆的空子。新媒體通過合理的手段,能夠有效逃脫法律的制裁,及時給予相關的處罰,處罰的力度也不是很大,與新媒體所取得的收益相比,根本不成正比。基于此,新媒體在沒有經過版權所有人的統一的情況下,大量地使用、轉載甚至是抄襲其他人的新聞作品,以此來獲得經濟收益。之所以能夠判定新媒體抄襲,主要是因為新聞當中,不僅包含了時間、地點、任務以及發生的事件之前,還包含了很多的新聞評論,深入分析報道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深刻地體現了新聞作者的意見和觀點,版權屬于新聞作者本身。對新聞時間的評論和深入分析,已經遠遠超出了對新聞事件本身的報道,具有一定的知識產權。而近些年來,新聞作品版權被抄襲的案例有所增加,已經嚴重侵害到了版權人的合法權益。在網絡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十分迅速,而且,信息內容具有可復制、速度快、主體不明確、不可控等特帶你,導致了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維權沒有明確的對象的困局。在網絡時代,只有簡單的粘貼復制,就能夠隨意地抄襲他人的作品,而且,在網絡時代,抄襲者還可能采取匿名的形式進行傳播,導致新聞版權在維權過程中無法確定傳播的主體,在取證和維權方面十分困難。
一些新媒體從業人員著作權保護意識不強,甚至很喜歡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廣泛地傳播,正式因為這種著作權保護意識不強的原因,導致網絡侵權案經常發生,也使得一些新媒體更加肆無忌彈地進行抄襲復制,以此來吸引網民的關注,獲得流量,進而獲得經濟效益,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例如,在今日頭條侵權暗中,今日頭條在轉載和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沒有經過版權所有方的同意,也沒有給予適當的費用,構成了侵權行為,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競爭原則。
二、保護新聞作品版權的有效措施
(一)技術層面
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制定了《網絡傳播條例》對新媒體工作人員的操作權限進行了限定。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對網絡上的用戶作品進行有效的規范。通過限制操作權限的方式,能夠有效禁止用戶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復制刪改新聞作品,從信息傳播的源頭對新聞作品的版權進行了保護。另外,在網絡時代,信息傳播主要是以數字形式進行傳播,我們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新聞作品進行數字編碼,這樣一下,將新聞作品所有人以數字的形式儲存在計算機網絡當中,相當于給新聞版權所有人一個數字的防偽標識,這樣一來,新聞媒體無論經過的多少次的轉載,都能夠直接看到作品的作者。除此之外,我們還能通過數字編碼的形式進行有效的監控,及時對互聯網上的侵權行為進行查處,加大處罰的力度。
(二)法律層面
圍繞著作權保護方面,我國相續出臺了《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我們已經從法律層面上開展對保護著作權的行為,保護體系逐漸完善。但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尋門發展,我國在保護著作權方面還有一些滯后,無法有效跟上網絡時代發展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相關法律部門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針對實際生活中出現的侵權案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進而科學制定相關的對策,對于一些模糊不清的法律條文進行明確的解釋。另外,還要針對新聞作品著作權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細化每一條法律了法規。比如,詳細制定時事新聞的概念,加大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侵權的成本,以此來降低網絡侵權案件的發生概率,保護新聞作品的知識產權,凈化網絡環境。
(三)媒體機構以及從業者層面
針對新媒體而言,要制定相關的從業標準,各大新媒體可以成立一個第三方的機構,新媒體單位要簽訂一份協議,就是保證不發生侵權的行為。西媒體要接受第三方的監督管理,積極提高新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版權保護意識,摒棄不良的操作,共同維護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另外,從新聞媒體工作者角度來講,新聞媒體工作者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提高新聞作品版權的保護意識,一旦有新媒體要轉載自己的作品,已經要經過自己的授權或者相關代理公司的授權,以此來提高新聞媒體工作者的著作權保護。要秉承先授權再轉載的原則,不能縱容哪些沒有經過授權就私自轉載傳播的機構,要讓這些不法機構感受到侵權的代價,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維護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被侵犯,同時也能夠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發展。
(四)社會層面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新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網民對新聞的不重視。眾所周知,在沒有得到授權的基礎上隨意轉載其他人的新聞作品,從道德層面來講,是一種盜竊的行為,同時也是對新聞工作者不重視的問題。從法律層面來講,是一種侵犯著作權的問題。作為新時代的網民,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從自己出發,嚴于律己,堅決不做侵犯其他人著作權的事情。政府、學校以及社會上的機構,也要積極組織相關著作權保護的講座,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保護著作權的重要性。只有網民的思想意識提高上去,從自己做起,就能夠有效杜絕網絡侵權的案件的發生。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迅速崛起,已經成為新聞傳播以及信息傳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導致了新聞作品著作權被侵犯的發生,所以,提高保護新聞作品著作權已經刻不容緩,我們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從技術層面、法律層面、新媒體從業者方面以及社會層面進行糾正,提高人們保護著作權的保護意識,進而營造良好的網絡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 翟曼君.新媒體時代時事新聞版權保護芻議[J].現代出版,2015,(6):43-44.
[2] 劉慶,曾夢倩.數字時代時事新聞的界定與版權保護[J].中國出版,2015,(3):27-29.
[3] 鞠冉.電視節目網絡傳播的版權問題解決[J].傳播與版權,2017,(1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