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英語專業專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影響英語專業專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動機主要有通過考試、找工作、娛樂、自我認知、興趣、了解西方文化等,本文分析了各動機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基于調查統計結果,筆者得出了一些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英語專業;專科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調查
【作者簡介】張曉霞(1986-),女,四川自貢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教育學、教育心理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課題“英語專業專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分析及教學對策——以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應用英語學院為例”(項目編號:MBXH20YB26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英語口語在語言學習系統中占著重要地位。無論從英語的發展歷程,還是從語言的作用與用途看,口語都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在英語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中,“說”位居前列。對于英語專業專科學生而言,無論從英語基礎、自主學習能力、學歷資質等方面較本科學生普遍處于弱勢地位。因此,要想提高英語專業專科學生的核心市場競爭力,就必須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學習動機,作為影響英語口語學習諸多因素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Robert Gardner 與 Wallance Lambert 認為學習外語的動機主要有兩種 :“融入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 融入型動機,即學習外語時對外語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并希望可以融入所學語言的文化,學習的目的是與目的語國家的人進行交流,了解吸收他們的文化。帶有“工具型動機”的學習者希望通過語言學習達到自己的目標,側重“學習該門語言給自己帶來的實際價值和好處”,如通過考試,得到獎勵、避免懲罰、順利就業,獲得晉升機會等。在我國,對學習動機的研究也日漸增多,其中對學習動機和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作了相關研究的有文秋芳,李淑靜、高一虹、錢岷;對我國大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進行了探討研究的是秦曉晴、文秋芳;對第二語言學習動機進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的是戴運財、何瓊;與此同時,對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也屢見不鮮,邱東林、季佩英強調要改革大學英語測試內容,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唐耀彩、彭金定研究了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對英語學習的反撥作用;朱菊芬指出,大學四年中學生最想掌握的技能是英語口語,而不再是閱讀。
然而,對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卻很少針對英語口語課進行,對英語專業專科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的研究更少,但隨著用人單位對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口語能力的普遍重視,英語口語的重要性日益突顯,這就促使筆者在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就英語專業專科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做了一次研究調查。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目的:研究英語口語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及其對大學英語專業口語教學的作用。
2.調查對象與方法:本次調查對象是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2019級235名英語專業專科學生。
3.調查形式與內容:采用問卷形式對受調查者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進行調查。
4.問卷發放:本問卷在2020年11月完成,為了讓學生打消心理顧慮從而客觀答題,問卷發放之前,筆者有向學生說明答題的要求,并聲明此項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無關。本次問卷共發放 235 份 ,回收215份,有效問卷共計215份,回收率為91.49 %。
5.測量工具的編制及測量: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形式。采取的工具是自編問卷“關于英語口語學習動機調查表” ,采用“非常同意”(5分)到“非常不同意”(1分)的李克特五級量表形式(Likert Scale)。問卷回收以后,筆者收集并整理了數據,并運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對數據進行了分析。
三、調查結果
1.英語口語學習動機種類及百分比情況。
英語專業專科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既包括工具型動機也包括融入型動機,其中工具型動機主要包括通過考試、找工作、自我意識、娛樂,融入型動機主要表現為興趣和了解西方文化。此外,雖大多被試者具有較強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但仍有部分受試者英語口語學習動機不足,需進一步提高。(具體如表1所示)
2.英語口語動機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表2數據顯示,通過考試、找工作、自我意識、娛樂、興趣動機變量的標準差都小于1,這表明,受試者平均數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在工具型動機變量中,對英語口語重要性的認知動機與為了通過考試而產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P值為-0.19,表明兩者極其顯著的相關關系;而融入型動機變量中對英語口語感興趣動機與工具型動機變量中通過考試、找工作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P值分別為-0.18和-0.04,表明興趣與通過考試、找工作顯著相關,也就是說,工具型動機與融入型動機存在一定相關性,非獨立而存在。
四、調查結果討論
1.表1數據表明,英語專業專科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持積極肯定態度,大部分學生學習動機較為強烈,他們對英語口語學習的動機既有工具型動機,也有融入型動機。表2數據顯示,融入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存在一定相關性,口語教師在激發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時,既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融入型動機,也不能忽視激發學生的工具型動機,只有同時兼顧兩者,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動機,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
2.表1數據顯示,在英語專業專科學生英語口語融入型動機變量調查中,同意和非常同意與外國人交流、開拓視野、了解西方文化英語口語學習動機變量百分比總和均超過70%,其中,開拓視野動機變量同意與非常同意比例總和竟高達90%以上,這說明,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功能認可度很高,英語口語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于交流,同時通過口語學習,還可以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地方風俗等,既能了解到文化還能開拓視野。
3.英語專業專科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不再僅僅為了通過考試,他們對應試教育持消極態度,表1調查數據顯示,44.19%的學生不同意學習英語口語是為了更好地通過考試,還有14.42%的學生選擇非常不同意。專科學生大多是因為高考成績差,選擇了和自己高考分數相匹配的專科專業,對于專科學生而言,考試是弱項,他們從心理上有所抵觸,所以相比考試,其余動機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欲望。
4.在學生反應出的工具型動機中,除了對通過考試和面試而學習英語口語動機同意與非常同意的比例總和沒有超過50%,其余動機變量表現出同意與非常同意占比均在60%以上,其中認識到英語口語重要性的學習動機,同意占比為42.33%,非常同意為56.28%,這說明,英語專業專科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主導地位的認可毋庸置疑。然而,在實踐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雖有認知,行動上卻沒有反映出他們對口語的重視,學習、練習口語的時間遠遠低于教師的期待。因此,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反思如何將學生對口語學習重要性的認知與行動相結合,使其言行一致,進而為學好英語口語付出更多努力。
5.對于學習英語口語能增加就業率的動機調查項,表現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和達到81.38%,位居工具型動機變量第二,這表明學生對就業的重視,同時體現了他們的實用性和功利性目的,說明受試者非常注重英語的實用。如果學生認為學好英語口語能為自己就業增加籌碼或英語口語水平會直接影響自己就業,他們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英語專業專科學生較本科學生而言,由于英語基礎相對較差,要從事學術研究或繼續深造難度較大。因此,在口語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學習英語口語較為強烈的工具型動機之就業動機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作為目標導向,在教學中,有目的性地將教學內容與職場相結合,盡可能地選擇貼近學生現實生活,滿足學生實用性需求的教學內容,如選擇求職、簡歷制作、辦公室對話等。在授課方式上,口語教師應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課堂模式,轉變思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導課堂,將課堂交給學生,增加學生的口語練習時間,培養學生實踐運用能力,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五、教學啟示
1.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能促進自身的英語口語學習,激發學習口語的熱情與欲望。但英語專業專科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自覺性、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因此英語口語教師在教材選擇、教學重難點設置、教學內容設計以及教學方式上都應考慮學生的學習動機這一重要因素。
2.在培養和激發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時,既要重視對融入型動機的培養,也不能忽視激發學生的工具型動機。學生即使沒有因為自身感興趣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但只要工具型動機足夠強烈,如學生有強烈的欲望找到一份好工作、迫切希望能看懂英文原聲電影等動機,仍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情。不僅如此,口語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心理滿足,進而樹立學生學好英語口語的信心。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科學生較本科學生最大的區別在于,學習主動性差,大部分學生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對于英語口語學習有著極大興趣的學生,他們除了課堂吸收知識、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外,還會利用課余時間主動練習口語,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事半功倍。因此,英語口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如豐富課堂活動形式、拓展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實踐等,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體會到“學有所用”“學而有趣”,學生才能感受到學習英語口語的樂趣,進而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Gardner R C Lamber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 1974(1):161-162.
[2]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105-110.
[3]李淑靜,高一虹,錢岷.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考察[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2):63-68.
[4]秦曉晴,文秋芳.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2):51-57.
[5]戴運財,何瓊.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研究: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國外外語教學,2003(2):8-12.
[6]邱東林,季佩英.改革大學英語測試內容,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J].外語界,2004(1):21-24.
[7]唐耀彩,彭金定.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對英語學習的反撥作用[J].外語界,2004(1):25-30.
[8]朱菊芬.非英語專業新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J].外語界,2003 (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