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與成本粘性

2021-07-19 02:24:00李燕張祝愷李海艦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1年2期
關鍵詞:成本管理

李燕 張祝愷 李海艦

【摘要】以2011 ~ 2018年滬深A股民營上市制造業公司為樣本, 在結合資源基礎理論和高層梯隊理論的基礎上, 實證考察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與成本粘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結果表明: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均顯著抑制了企業的成本粘性, 高管過度自信又在可用冗余與成本黏性間起到了負向調節作用。 這意味著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與企業成本粘性間存在著復雜的作用關系。 具體來說, 當企業同時具備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情景特質時, 企業不能簡單地通過同時保持兩類特質的高水平來實現兩類特質抑制作用的疊加, 而是需要通過盡可能地采用“一高一低”的組合模式獲得兩類特質抑制作用的最大化, 即為降低企業成本粘性, 高水平的內部可用冗余需要匹配高強度的高管過度自信防控與管理機制, 而高水平的高管過度自信需要匹配低水平的內部可用冗余。

【關鍵詞】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成本粘性;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04-0044-7

一、引言

成本管理一直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 尤其是當下我國企業處于全面轉型升級的歷史性關鍵“節口”, 有效的成本管理已成為企業能否實現高效轉型、在激烈競爭中獲取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 然而, 以往人們對“成本—收益”關系的理解始終處于一個“理想”狀態, 即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嚴格線性對稱。 直到Anderson等[1] 在研究中首次提出“費用粘性”的概念, 人們才意識到簡化的線性成本模型并不能體現出企業成本決策的過程屬性, 亦不能反映企業在成本決策過程中可能應對的各類主觀和客觀因素, 因此并不能真正打開企業成本管理的“黑箱”。 相反, “成本粘性”在強調企業成本邊際變化率與收益邊際變化率存在顯著的不對稱性[1] , 即企業收益下降時成本下降比例低于收益上升時成本上升比例的基礎上, 為企業的成本管理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 截至目前, 通過將成本粘性的根本誘因歸納為“調整成本”“管理者樂觀預期”“代理問題”, 學者們已經詳細探討了公司治理、企業特質、高管及高管團隊、行業狀況、外部環境等因素對企業成本粘性的影響效果與機制, 進而構建出較為成熟的企業成本粘性研究框架。 但在我國供需結構失衡加速、企業資源冗余成為“常態”的歷史背景下, 現有研究尚缺乏對資源冗余與企業成本粘性關系的探討。 而依據資源基礎理論, 企業作為一系列資源的集合, 其資源水平必定會對企業行為與決策產生顯著影響, 即企業的資源狀況必定會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決策產生影響, 進而影響企業的成本粘性。

因此, 本文首先創新性地將冗余資源概念引入企業的成本粘性研究, 具體探討了可用冗余與企業成本粘性之間的關系, 不僅豐富與拓展了既有的理論研究, 而且為當前企業的冗余資源管理實踐提供了新視角。 此外, 基于學者們的一個基本共識, 即成本粘性涉及管理層的主觀考慮, 是企業管理層“非理性”決策的結果, 本文依據高層梯隊理論, 將高管過度自信引入成本粘性的相關研究中, 從而在驗證高管特質誘因作用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明確了冗余資源、高管過度自信對企業成本粘性的復雜作用。 最終, 本文為企業提供了有效的成本粘性管理“資源能力—高管特質”匹配方案, 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抑制企業高管過度自信和降低企業可用冗余資源的邏輯思路。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

冗余資源是指超出給定產出水平所需而留存在組織內部的資源。 與古典經濟學“無冗余論”觀點不同, 在大多企業中組織冗余作為一種“應急”戰略普遍存在[2] , 尤其是在我國經濟出現新常態的歷史背景下, 這種普遍性更加徹底, 并且由企業主動持有逐漸變為企業被動持有。 關于冗余資源的作用效果, 組織理論和代理理論具有截然相反的觀點。 其中, 組織理論將冗余看作企業內部的資源池, 為企業應對環境威脅和戰略機遇, 進而獲得持續性競爭優勢提供了資源支持, 從而證明冗余資源有益于企業發展[3] 。 相反, 代理理論認為, 在兩權分離導致所有者與管理者目標天然不一致的背景下, 過多的資源持有意味著賦予管理者更多自利性或非理性的操作空間, 從而降低企業的資源配置與利用效率, 阻礙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 隨著研究的深入, 學者們通過劃分冗余資源類型來細化和區分上述冗余資源的作用效果。 根據Bourgeois[4] 的觀點, 冗余資源基于可調用難度由弱到強依次被劃分為可用冗余、可恢復冗余及潛在冗余。 本文則基于數據的可得性以及盡可能地凸顯高管特質在冗余資源與成本粘性關系中的作用, 僅關注了易調用、流動性強、轉換成本低且具有非專用性特征的可用冗余。

同理, 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的關系研究也具有組織理論與代理理論兩類主要觀點。 具體來說, 組織理論支持資源基礎理論, 認為可用冗余作為一種即用即拿、靈活性的企業內部資源, 是企業在績效下滑時的“緩沖與平滑機制”, 從而為管理層制定成本與業績波動一致性的成本管理策略提供了資源支持。 與此同時, 根據啄食順序理論以及內部資源使用效率較高的基本研究結論, 相比內部資源持有量少從而依賴外部資源進行生產經營的企業來說, 較高可用冗余的存在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 并且較高的資源持有能夠顯著降低管理者在業績穩定或上升期的變革動機以及對市場機遇的敏感度[2] , 從而導致企業在業績上升時的非效率投資得到降低, 企業成本與業績波動的一致性得到強化。 整體上來看, 組織理論視角下可用冗余能夠顯著抑制企業的成本粘性, 故本文提出:

H1a:可用冗余抑制了企業的成本粘性。

代理理論認為, 過多的資源持有意味著管理層具有更高程度的偏離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機會主義行為, 比如管理者在“面子工程”動機驅使下對企業業績下滑采取的延遲管理行為以及對企業業績上升采取的盲目性非效率投資行為, 其中, Leibenstein[5] 甚至創造了“X-efficiency”一詞來體現上述冗余資源對組織的負向作用。 由此可知, 冗余資源能夠帶來與效率原則相悖的代理問題, 進而加劇企業成本邊際變化率負向偏離企業業績邊際變化率的程度, 這意味著, 代理理論視角下可用冗余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成本粘性水平, 故本文提出:

H1b:可用冗余加劇了企業的成本粘性。

(二)高管過度自信與成本粘性

傳統理性人假設在現實中的不適用性, 使學者們轉向對管理者非理性行為的研究。 高管過度自信作為從心理學角度描述管理者非理性行為的重要指標, 廣泛存在于管理者的決策過程中。 有關過度自信的內涵, 學者們主要從風險、能力以及信息三個方面進行理解。 具體來說, 過度自信意味著風險低估與高風險偏好、“好于平均”的能力水平、高估的信息掌握度及精準度。

回顧既有研究可知, 有關高管過度自信作用效果研究的一個主流觀點是過度自信不利于企業的高效健康發展, 如劉艷霞和祁懷錦[6] 指出高管過度自信與低投資效率正向相關。 而將這一結論引入企業成本管理決策研究中時, 以梁上坤[7] 為代表的學者證實了高管過度自信會導致較高的成本粘性。 具體來說, 在該觀點下, 現代企業理論下兩權分離帶來的代理問題再疊加高管過度自信特質, 使高管對未來充滿盲目的樂觀性預期, 從而導致其傾向于低估當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 這就意味著, 在企業績效下滑時, 管理者傾向于把當前的困難看作是暫時性的, 并且堅定地相信未來一定會變, 從而維持甚至強化當前的資源與成本承諾。 而當企業績效上升時, 管理者盲目地認為當前形勢“一片大好”, 在低估風險的基礎上夸大了項目的盈利性, 以此擴大企業投資, 增加企業成本。 總之, 高管過度自信特質通過疊加企業代理問題能夠導致企業采取更多的非效率投資行為以及更少的風險規避性行為, 以此加劇企業成本粘性, 故本文提出:

H2a:高管過度自信加劇了企業的成本粘性。

相反, 以何瑛和張大偉[8] 、Hilary等[9] 、劉艷霞和祁懷錦[10] 為代表的學者均已在研究中證實了高管過度自信對企業績效的積極作用。 而將這一結論引入企業成本管理決策研究中時, 大多數學者從高管過度自信特質能夠減少高管道德風險、增強工作努力程度的角度出發, 認為高管過度自信特質能夠改善企業的代理問題, 如減少超額在職消費及消極怠工幾率, 強化高管充當好“管家”角色動機, 從而使他們在面對企業績效變化時能夠做出成本與業績邊際變化率高效匹配的成本管理決策, 即高管過度自信能夠顯著抑制企業成本粘性。

除此之外, 學者們也嘗試了在區分高管樂觀預期和高管過度自信概念以及引入以績效考核為代表的激勵制度的基礎上證明這一結論。 其中, 從概念區分角度來看, 不同于高管樂觀預期主要聚焦于對企業經營環境以及對經營形勢的樂觀預判, 過度自信更傾向于強調管理者對自身能力的高估。 這意味著, 過度自信會導致管理者對企業調整能力以及自身談判等社交能力的高估, 從而使管理者在企業績效下滑時, 可能做出預期調整成本小于重置成本的誤判, 并可能進一步地采取維持或弱化當前資源承諾的措施, 從而為抑制企業成本粘性提供了可能。 從激勵制度設立角度來看, 適當的績效考核制度能夠顯著倒逼管理者從事更多符合所有者預期的“理性行為”。 這意味著, 在面對嚴格的以利潤為核心的業績考核制度以及顯著的企業業績影響晉升背景時, 管理者作為“理性經濟人”在企業績效波動時, 有動力控制成本與業績波動的匹配性, 從而有效避免成本邊際變化率與業績邊際變化率間的負向“偏離”, 從而顯著抑制了企業的成本粘性。 綜上, 本文提出:

H2b:高管過度自信抑制了企業的成本粘性。

(三)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與成本粘性

依據資源基礎理論以及高層梯隊理論, 可用冗余與高管過度自信均是影響企業成本粘性的重要因素, 然而, 關于二者在成本粘性效果中的相互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分析與驗證。 本文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對其進行了一個基本設想:高管過度自信作為決策主體的直接特質必然會對資源能力干涉下的企業成本決策產生顯著影響, 并且通過理論推演, 無論是組織理論觀點還是代理理論觀點, 作為一種描繪自身行為與理性預期存在系統性偏差的非理性特質, 過度自信在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的關系中能夠起到負向作用。

具體來說, 組織理論觀點下的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關系分析的前提假設是管理者是“完全理性人”, 并且企業不存在明顯的代理問題, 從而在保證管理者能夠客觀分析當前和未來形勢以及客觀評價既有和潛在能力的基礎上做出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成本—績效”決策。 然而, 過度自信這一管理者特質打破了上述“理想狀態”, 管理者的“非理性”及“自利性”在高水平企業資源能力的支持下得到放大與強化, 即當企業擁有較多可用冗余資源時, 相比理性高管, 過度自信的高管會高估企業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解決能力, 同時也會高估企業未來的經營形勢, 進而延遲或避免高管在企業績效下滑時的資源調整行為, 擴大或深化高管在企業業績上升時的非效率投資行為, 以此加劇企業成本與業績波動的非對稱性, 導致更高水平的企業成本粘性。 此外, 學者們已多次證明, 過度自信與努力程度正相關[10] , 因此可通過緩和企業代理問題弱化代理理論觀點下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之間的負相關關系, 究其原因, 主要是過度自信高管對自己能力“好于平均”的判斷, 促使其致力于對更多薪酬、聲譽等“自利性”因素的追求, 而在嚴格以利潤為核心的業績考核制度以及顯著的企業業績影響晉升的激勵機制下, 為達到上述目的, 高管需要充當好“守門人”和“管家”的角色, 采取更多符合企業利益的“理性行為”, 從而在企業績效下滑時能夠及時和合理地調整企業既有資源承諾, 在企業績效上升時能夠適當地減少非效率投資, 以此從整體上強化企業成本波動與業績波動的一致性, 抑制企業成本粘性。 綜上, 本文提出:

H3:高管過度自信負向調節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之間的關系。

三、樣本選取與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以劉武[11] 、孔玉生等[12] 等為代表的學者在研究中指出, 行業分類是導致企業成本粘性水平出現差異的重要因素, 相比其他行業, 制造業存在更顯著的成本粘性。 因此, 本文在聚焦于民營企業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以制造業為核心研究對象。

具體來說, 本文通過CSMAR和Wind數據庫獲得2011 ~ 2018年滬深兩市A股民營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 并以此為初始研究樣本, 然后按照如下原則進行篩選:①剔除在樣本期間上市或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更的樣本; ②剔除在樣本期間被ST、PT類特殊處理的樣本; ③剔除關鍵數據缺失的樣本; ④剔除存在異常值和明顯不符合邏輯的樣本。 最終, 共得到2669個有效非平衡面板觀測樣本, 值得強調的是, 本文對成本粘性變量進行了滯后一期的處理, 即認為當年的企業可用冗余與高管特質會對下年的企業成本決策產生影響。

(二)變量定義

1. 因變量。 參照Anderson等[1] 采用費用變化幅度相對于收入變化幅度衡量成本粘性的做法, 本文將成本變化幅度(Lncost)設為被解釋變量, 具體用企業當年銷管費之和與上一年銷管費之和的比值的對數來衡量。

2. 自變量。 鑒于本文擬采用ABJ模型來衡量企業的成本粘性, 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解釋變量包括收入變化幅度(Lnsale)、收入是否下降(Dec)以及企業的可用冗余(Sla)。 具體來說:①收入變化幅度用企業當年營業收入與上一年營業收入比值的對數來衡量; ②收入是否下降用虛擬變量衡量, 當企業當年銷售收入小于上一年銷售收入時Dec賦值為1, 否則為0; ③可用冗余參照李曉翔和劉春林[2] 、蔣春燕和趙曙明[3] 、Bourgeois[4] 等學者的做法, 選取流動比率作為可用冗余的衡量指標。

3. 調節變量。 截至目前, 學者們已經提出了多種高管過度自信的替代變量, 如CEO持股狀況、主流媒體評價、企業盈利預測偏差、并購頻率、企業景氣指數、企業歷史業績等。 本文基于對我國實際情況以及數據可獲得性的考慮, 主要參照Hayward和Hambrick[13] 的做法, 選用高管相對薪酬比率來衡量企業高管過度自信水平。 并且為了減小多重共線性的影響, 本文對該變量進行了虛擬化處理, 具體來說, 當企業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占全體高管薪酬的比例處于行業排序前25%時, 表示該企業高管具備過度自信的特質, OC賦值為1, 否則為0。

4. 控制變量。 在綜合以往相關研究的基礎上, 本文選取了7個涉及經濟狀況及企業特質的指標作為控制變量:①人力資本密集度(Emp), 用企業年末員工人數與當年營業收入(百萬元)的比值衡量; ②固定資本密集度(Fa), 用企業年末固定資產總額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值衡量; ③獨董比例(Ind), 用企業獨立董事占當年董事會總人數的比例衡量; ④企業規模(Siz), 用企業年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衡量; ⑤企業盈利能力(Roe), 用企業當年凈利潤與總資產的比例衡量; ⑥企業成長性(Gro), 用企業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相對上一年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衡量; ⑦財務杠桿(Lev), 用企業當年總負債與總資產的比例衡量。 并且, 根據Anderson等[1] 的觀點, 人力資本密集度、固定資本密集度屬于驅動企業成本粘性的重要經濟變量(EV), 獨董比例、公司規模、盈利能力、成長性以及財務杠桿均屬于公司特質層可能導致研究效果差異的變量(CV)。 此外, 本文還控制了年份層面的效應。 綜上, 本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變量類型及定義匯總如表1所示。

(三)模型構建

本文在借鑒Anderson等[1] 、梁上坤[7] 等學者研究的基礎上, 首先構建基礎模型(一)來驗證樣本企業成本粘性的存在性。 其中, α1表示收入上升1%時企業成本上升的比例, α1+α2表示收入下降1%時企業成本下降的比例。 當α2顯著為負時, 則意味著收入上升時企業成本變動幅度大于收入下降時企業成本的變動幅度, 即企業存在顯著的成本粘性。

Lncost=α0+α1Lnsale+α2Lnsale×Dec+ε (一)

接著, 構建模型(二)驗證可用冗余對成本粘性的作用。 若可用冗余與收入情況交互項的系數α3顯著為正, 則意味著可用冗余能夠抑制企業成本粘性, 假設H1a得證。 若系數α3顯著為負, 則意味著可用冗余能夠加劇企業成本粘性, 假設H1b得證。

Lncost=α0+α1Lnsale+α2Lnsale×Dec+

α3Lnsale×Dec×Sla+α4Sla+Sla×Dec×EV+EV+

CV+Year+ε (二)

同理, 構建模型(三)驗證高管過度自信對成本粘性的作用, 當高管過度自信與收入情況交互項的系數α3顯著為負時, 假設H2a得證。 當系數α3顯著為正時, 假設H2b得證。

Lncost=α0+α1Lnsale+α2Lnsale×Dec+

α3Lnsale×Dec×OC+α4OC+Sla×Dec×EV+EV+

CV+Year+ε? ?(三)

最后, 鑒于上述模型中已存在三變量的交乘項, 本文用分組回歸的方法來驗證H3。 具體操作是依據企業高管過度自信的程度將樣本分為高自信組(H)和低自信組(L), 然后對上述兩組樣本分別做模型(二)中的回歸。 最終, 如果原有研究中α3的顯著性或者符號在H組和L組中得到非對稱性修改, 則可認為高管過度自信程度能夠調節可用冗余對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 并且如果原有研究α3的顯著性或符號與H組中的完全相反, 與L組中的保持一致, 則可認為高管過度自信能夠負向調節可用冗余對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為主要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可以看出, 樣本企業成本變化幅度(Lncost)和收入變化幅度(Lnsale)的均值分別為0.153和0.126。 收入是否下降的均值為0.256, 這意味著樣本中有25.6%的企業出現營業收入下滑的情況。 與此同時, 樣本企業可用冗余(Sla)與高管過度自信(OC)的均值分別為2.896、0.242, 標準差分別為3.479、0.429, 這意味著我國民營上市制造業企業在可用冗余的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 且由其水平區間0.162 ~ 57.278可知, 企業冗余能力水平分布較為分散, 而在高管過度自信方面這種差異性和分散性均有所減弱。 除此之外, 表中還對研究中的控制變量進行了詳細描述。 整體來看, 將我國民營上市制造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獲得的上述一系列統計數據, 與梁上坤[7] 、朱芳芳等[14] 的統計結果較為接近, 這就意味著本文選取的樣本具有代表性, 以此得到的研究結果能夠很好地反映問題的本質。

(二)回歸結果分析

表3展示了本文主要的回歸分析結果。 其中, 列(1)、列(2)分別表示未加入控制變量和加入控制變量后的成本粘性回歸分析, 旨在驗證樣本企業成本粘性的存在性。 列(3)、列(4)分別表示加入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因素后的成本粘性回歸分析, 旨在分別驗證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對企業成本粘性的影響。 列(5)、列(6)則表示對樣本高管過度自信水平進行分組(分為偏過度自信組和低過度自信組)后的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關系回歸分析, 旨在驗證高管過度自信對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關系的調節效用。 整體來看, 所有模型的R2均大于30%, 說明本文的模型設定較為合理。

根據回歸結果可知:在列(1)、列(2)中收入是否下降與收入變化幅度交互項的系數均顯著為負, 證明我國民營制造業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 再次驗證了本文研究的有效性。 列(3)、列(4)中收入是否下降與收入變化幅度交互項的系數均顯著為負, 且可用冗余與收入情況交互項以及高管過度自信與收入情況交互項的系數均顯著為正, 這就意味著可用冗余與高管過度自信均能顯著抑制企業成本粘性, 假設H1a和假設H2b得到驗證。 高過度自信組[列(5)]的回歸結果顯示, 收入是否下降與收入變化幅度交互項系數以及可用冗余與收入情況交互項系數均為負值但不顯著, 由此證明高過度自信不再支持可用冗余對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 反而是加劇了二者的正向作用。 與此同時, 在低過度自信組[列(6)]中, 收入是否下降與收入變化幅度交互項系數顯著為負, 可用冗余與收入情況的交互項系數顯著為正, 且該模型下收入變化幅度系數的絕對值大于列(5)中系數的絕對值, 由此證明了低過度自信不僅支持了可用冗余對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 而且強化了這一作用效果。 最終, 在綜合上述分組回歸結果的基礎上可知, 高管過度自信顯著負向調節了可用冗余對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 假設H3得到證明。

(三)穩健性檢驗

為了避免單一度量方法帶來的偶然性, 本文進行了穩健性檢驗, 具體操作是參照朱芳芳等[14] 、Geiger和Cashen[15] 的做法, 將速動比率作為可用冗余的衡量指標。 同時, 參照饒育蕾和賈文靜[16] 的觀點, 即高管的任職情況是導致高管過度自信的重要因素, 本文認為權力是高管過度自信得以產生的先決條件, 當他們的權力過大或者權力缺乏制約時, 他們的心理就傾向于過度自信, 因此本文將能夠體現高管控制力的兩職合一作為高管過度自信的新衡量指標, 并且規定當企業董事長與總經理為同一人時, 企業高管具備過度自信的特質, 此時OC賦值為1, 否則為0。 將上述可用冗余以及高管過度自信的新指標代入本文構建的原有模型中得到回歸結果。 由回歸結果可知, 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對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 以及高管過度自信對可用冗余與成本粘性負向關系的抑制性調節作用均被再次證實, 這就意味著本文的研究結論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2011 ~ 2018年我國民營上市制造業企業為樣本, 在結合資源基礎理論以及高層梯隊理論的基礎上, 詳細分析并驗證了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與成本粘性的關系。 回歸結果顯示:可用冗余支持組織理論觀點, 能夠顯著抑制企業的成本粘性; 高管過度自信支持高管能力說, 在緩解企業代理問題、加強管理者理性行為與決策的基礎上, 能夠顯著抑制企業的成本粘性; 高管過度自信能夠顯著負向調節可用冗余對企業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

由此帶來的管理啟示有以下幾點:

第一, 區別于西方大多研究結論支持代理理論的觀點[17] , 本文將處于轉型期的我國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以可用冗余作為具體研究變量, 得出的冗余資源研究結論支持組織理論觀點。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基于發展國家經濟轉型的背景, 企業持有一定的冗余資源可以彌補其制度不足、緩解環境沖擊等, 從而有益于企業發展。 另一方面是本文對冗余資源類型進行了詳細區分, 僅關注了易調用、流動性高、轉換成本低且具有非專用性特征的可用冗余。 由此可知, 在企業冗余資源管理的實踐中, 為得到更有效、更精準的企業冗余資源管理方案, 冗余資源類型的區分是關鍵, 既不可以偏概全, 又不可盲目地“一刀切”。

第二, 我國已然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性關鍵節口, 內外經濟形勢嚴峻, 企業面臨“五大轉向”, 即從低速狀態轉向高速狀態、從確定性情景轉向不確定性情景、從線性變化轉向非線性變化、從實體空間轉向虛擬空間以及從同道追趕轉向換道超車[18] , 經營環境愈發“混沌”與“無序”。 此時, 擁有過度自信特質的高管比擁有風險中性和風險規避特質的高管更能發揮企業家精神, 在強化企業成本與績效波動的一致性基礎上顯著提高了企業成本管理效率, 保證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 基于我國獨特的經濟發展背景, 可用冗余、高管過度自信均能夠通過抑制企業的成本粘性來保證企業的高效率經營, 但本文的分組回歸結果顯示, 可用冗余與高管過度自信的正向匹配不能延續他們各自單獨作用時的抑制效果, 企業為降低成本粘性, 需要采用二者的“高—低”匹配組合, 即“高水平的可用冗余—低水平的高管過度自信”或者“低水平的可用冗余—高水平的高管過度自信”。 其中, 在降低企業高管過度自信水平方面, 企業可通過建立激勵機制、監督機制、懲罰機制或更換高管等做法達到效果。 在降低企業可用冗余方面, 企業可通過產業互聯網的搭建共享冗余資源來達到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 本文的研究結論僅為企業成本粘性的管理實踐提供了創新性的可用冗余與高管過度自信情景組合思路, 并未進一步驗證各自“高—低”水平的臨界值, 因此需要后續研究加以補充。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Anderson M. C.,Banker R. D., Janakiraman S. N.. Are Sel-

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Stick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1):47 ~ 63.

[2] 李曉翔,劉春林.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關系的情境研究——兼談冗余資源的數量變化[ J].南開管理評論,2011(3):4 ~ 14.

[3] 蔣春燕,趙曙明.組織冗余與績效的關系:中國上市公司的時間序列實證研究[ J].管理世界,2004(5):108 ~ 115.

[4] Bourgeois L.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1(1):29 ~ 39.

[5] Leibenstein H.. Organizational of Frictional Equilibria, X-efficiency and the Rate of Innovation[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9(4):600 ~ 623.

[6] 劉艷霞,祁懷錦.管理者自信會影響投資效率嗎——兼論融資融券制度的公司外部治理效應[ J].會計研究,2019(4):43 ~ 49.

[7] 梁上坤.管理者過度自信、債務約束與成本粘性[ J].南開管理評論,2015(3):122 ~ 131.

[8] 何瑛,張大偉.管理者特質、負債融資與企業價值[ J].會計研究,2015(8):65 ~ 72.

[9] Hilary G., Hsu C., Segal B., Wang R.. The Bright Side of Managerial Overoptimism[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6(1):46 ~ 64.

[10] 劉艷霞,祁懷錦.管理者自信會影響在職消費嗎?——兼論融資融券制度的公司外部治理效應[ J].管理評論,2019(4):187 ~ 205.

[11] 劉武.企業費用“粘性”行為:基于行業差異的實證研究[ J].中國工業經濟,2006(12):105 ~ 112.

[12] 孔玉生,朱乃平,孔慶根.成本粘性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會計研究,2007(11):58 ~ 65+96.

[13] Hayward L., Hambrick D. C.. 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 Evidence of CEO Hubri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1):103 ~ 127.

[14] 朱芳芳,李海艦,邵劍兵.可用冗余和過度投資——基于高管股權激勵的調節作用[ J].軟科學,2019(6):84 ~ 88+116.

[15] Geiger S. W., Cashen L. H.. A Multidimensional Examination of Slack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2(1):68 ~ 84.

[16] 饒育蕾,賈文靜.影響CEO過度自信的因素分析——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管理學報,2011(8):1162 ~ 1167.

[17] Tan J., Peng M..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s: Two Studies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13):1249 ~ 1263.

[18] 李海艦,李文杰,李然.新時代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研究——以海爾制管理模式為例[ J].經濟管理,2018(7):5 ~ 19.

猜你喜歡
成本管理
分析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53:08
加強供電企業成本管理的思考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08:16
基于企業橫向一體化戰略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商業會計(2016年15期)2016-10-21 07:58:10
新形勢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研究現狀與展望
互聯網時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點
淺議供電企業成本管理
淺談企業成本管理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22:24
機械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14:26
對軍工企業成本管理開展評價工作的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39: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在线看| 538国产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自拍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高清|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在线a网站|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广东一级毛片|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欧洲av毛片|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网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色色中文字幕| jizz国产视频|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精品91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另类|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91色在线观看|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国产精品性|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a级毛片免费网站| 69综合网|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亚洲成a人片7777| 国产一级裸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69av在线| 亚洲一区网站|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男人在线|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久视频免费精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