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成
【摘要】線上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客觀限制,為受教育者提供更高質量、更便捷、互動性更強的教學資源。文章以高中美術教學為例,探討了高中美術線上教學的具體思路,提出了教研聯動、平臺化運行、德育美育培養、線上線下銜接等線上教學模式,為高中美術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線上教學;美育培養
近年來,線上教學在我國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開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能夠打破傳統教育教學地理區域的限制,錄播的線上課程更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雙重限制,以“微課”為代表的線上教學課程開始服務于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1]。在疫情等特殊時期,線上教學能夠在保障學生與教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傳播知識,實現“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的目標,保障教育教學工作在互聯網平臺的輔助下有序開展。作為教研工作者和一線教師,應當在線上教學工作中大膽創新,敢為人先,豐富線上教學資料,利用線上教學平臺,調整線上教學思路[2],在探索中積極總結經驗,保障線上教學質量。本文將以高中美術教學為例,從教研聯動、平臺化運行、德育美育培養、線上線下銜接等模式入手,分析高中美術線上教學的具體思路。
一、教研聯動模式
線上教學除了需要網絡、電子計算機、移動通信設備等硬件條件以外,還需要線上教學總結經驗、創新性教研等軟件條件,其中,授課與教研的聯動模式是開展線上教學的重要基礎[3]。一方面,以當地教育部門部署為基礎,美術學科的教研工作者積極開發線上美術教學資源,開展線上教研工作[4];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課后,應積極分享線上教學遇到的痛點、難點,與教研人員形成合力,形成“反饋-交流-研討-分享”的線上教研聯動模式。
(一)線上教研模式
眾所周知,教研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在高中美術線上教學工作中,教研工作的作用不言而喻,各級高中美術教研員應當在線上教學背景下堅持上下聯動,發揮出教研智庫的積極作用[5]。線上教研應當以高中美術學科為基石,在課程設置上,處理好美術學科專業性與線上教學資源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在授課方式上,處理好高中學生線上專注力與師生課堂互動性之間的關系;在教研活動上,組織優秀美術教師錄制微課,搭建線上教學資料平臺,反復對比甄選出適合線上美術教學的優秀課程,形成系列示范課。
(二)線上教學模式
在教研指導與資料儲備的基礎上,一線美術教師應當有計劃地開展線上教學工作,不僅做到課程有序開展,而且應當向著可推廣的方向不斷總結線上美術教學經驗。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首先在課前將本節課的代表美術作品、美術風格歷史背景等資料上傳至釘釘等線上教學平臺,供學生課前預習,了解本節課概況。其次,在線上教學中嘗試錄播和直播兩種教學方式,錄播的優勢在于內容設計合理有序,直播的優勢在于互動性強,也可以采用“錄播+直播+回放”的復合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再次,在線上美術教學評價階段,通過布置平時作業在線批改、上傳美術作品等多種形式考查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同時利用線上教學平臺中學生的在線數據明確學生的學習時長。
二、平臺化運行模式
在做好教研工作和線上授課工作的基礎上,還應當進一步豐富高中美術線上教學資源,探索平臺化運行模式,以實現高質量美術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在探索平臺化運行模式前,首先應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牽頭,與網絡教育平臺運營單位溝通,做好平臺的技術保障,探討推送學習信息、儲存教學資源、大規模教學互動平臺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在當前技術能夠實現的范圍內開始平臺化運行模式的探索。
(一)線上資源平臺化運行
高中美術學科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性學科有所不同,美術學科強調審美情趣的培養,因此需要大量的美術相關教學資源以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線上教學平臺化運行為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源儲備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僅能夠讓學生坐擁大量美術學習資源,而且能夠迅速梳理出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資料,并且針對學生的美術學習短板加以針對性教學。
一方面,搭建列表式平臺,指導學生以高中美術課程設置的順序逐一掌握課堂應具備的知識,每節課的微課、教學資料均提前搭建完畢,適合學生在家中自主開展美術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搭建個性式平臺,針對當前熱點藝術話題、學生個人興趣點美術趣聞等內容,為每一名學生組建個性化的教學模塊,處理好每個模塊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形成個性化的線上資源平臺。
(二)線上活動平臺化運行
除了線上美術課程的講授以外,將多種美術相關的實踐活動納入平臺化體系中運行也是高中美術線上教學模式的一種有益探索,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指導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或精讀美術專業書籍,將作品集、書單以及網絡高質量評論的文章上傳到線上平臺,并且要求學生在平臺上上傳自己的評論文章。
二是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創作。在線上教學的背景下,教師難以親自指導學生創作作品,但這也是讓學生發揮創意、深入思考的良好契機,鼓勵學生以不同主題開展藝術創作,并以視頻、圖片等形式上傳到平臺上分享。
三是充分利用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長時間居家學習的機會,鼓勵學生利用家中常見的材料進行手工藝品的制作,在鍛煉學生審美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讓課程更趨向于生活化。
四是定期將設計類活動發布在平臺上,線上指導學生利用電腦程序、紙筆、新材料等媒介開展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作品,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
三、德育美育雙培養模式
高中美術教學在線上教學中的作用除了傳授高中美術知識,完成高中美術教學計劃以外,還承擔著提高高中學生德育水平,提升高中學生美育水平的重要作用。立德樹人是我國開展教育活動的核心目標之一,高中美術線上教學也承擔著德育美育的雙重職責。因此,應當積極探索高中美術線上教學德育美育雙培養模式,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打好德育和美育基礎。
德育美育雙培養的模式,由于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學生的群體性特征各有不同,不建議統一采用封閉雙培養模式,而應“一校一模式”,鼓勵探索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德育美育雙培養模式。運用這一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主題教學模式,針對當前的社會民生熱點話題,諸如“居家學習新體驗”“歡度中秋國慶雙節”等主題設計美術線上小競賽,讓高中學生在了解民生議題的基礎上開展美術創作與學習,創作出接地氣的美術小作品。
其次,通過組織學生為醫療工作者畫像、制作醫療手抄報等形式,讓學生了解線上教學、居家學習的背景,而不是僅僅眼里只有高考這一支指揮棒,更好地了解現階段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認識到作為青少年肩上的一份社會責任。
再次,指導學生運用藝術舒緩自身以及家庭的緊張情緒,指導學生欣賞立意高遠、景致遼闊的藝術作品,能夠緩解學生由于線上教學、長時間居家、高考臨近等導致的心理壓力,為學生的居家學習帶來溫暖,實現知識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同步發展。
四、線上線下銜接模式
高中美術線上教學是科技發展與社會現實的必然需求,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線下教育工作,應當做好高中美術線上與線下教學工作的銜接,保證線上可行,線下可教,防止出現一味重視線上教學而忽視線下教學質量的問題。就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而言,要積極探索線上線下順暢銜接的教學模式,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教師做好線上線下雙重身份的角色準備,不僅能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從線下課堂教學調整到線上,而且能夠將線上教學的內容再次落實到線下,并且將線上教學的優勢融入日常教學中。
第二,建立明確的線上線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總結整理線上教學期間學生的在線時長情況、課堂互動參與情況和作業提交情況,并在線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交流評價會議,對于線上教學表現優異、貢獻突出的同學給予表揚,對于在線上教學中放松自我要求的同學及時通過談話等形式給予糾正輔導。
第三,做好線上教學的總結工作,將線上教學的先進經驗形成書面材料,對形成的教研成果及課例做好存儲與推廣工作,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突發情況導致大規模線上教學的情況做好預案,保障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無縫切換,使高中美術教學保質保量。
五、結語
總而言之,線上教學是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產物。作為高中美術教育從業者,應當把握線上教學基本邏輯,不斷探索高中美術線上教學的多種模式。本文結合線上教學技術現狀與實際線上教學經驗,提出教研聯動、平臺化運行、德育美育雙培養和線上線下銜接四種教學模式并分別加以闡述,目的是讓高中美術更好地適應線上教學模式,保證高中美術線上教學質量,培養出美術專業知識與德育美育兼備的高素質高中生。
【參考文獻】
房麗男.例談TPACK框架下高中美術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J].名師在線,2020(27):14-16.
朱麗君.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J].參花(下),2020(10):111-112.
楊立竹.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啟迪與智慧(中),2020(09):62.
吳文娟.高中美術線上教學的要點把握[J].參花(下),2020(08):90.
劉芷瑜,趙梓旭,高臨生.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20(14):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