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萍
摘 要: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有效推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也逐漸受到了教育各界廣泛關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關系著他們在面對問題時分析和判斷能力的強弱。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高年級數學教師將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地運用到數學教學實踐中,不僅可以通過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將數學學科中抽象性和概念性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和形象,還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幫助學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文章對小學高段年級數學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和闡述,以期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 小學數學;高年級數學;思維可視化;教學思考
一、 前言
在我國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將數學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地融入數學教學實踐中,不僅可以通過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將概念性、抽象性和邏輯性極強的數學知識變得清晰、明了,簡單、易懂,還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地理清學習的思路,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逐漸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在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有效地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 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晰重難點
在我國傳統的小學高段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按照“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一味地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加以關注,而忽略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常常在本節課教學內容結束后,對學生下節課提前預習的學習任務一筆帶過,并未在正式上課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抽查和檢查,導致“提前預習”成為一句空話,毫無執行意義可言。
針對以上現象,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借助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學生提前歸納和總結相關教學內容的思維導圖,并將其下發到學生的手中,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中所列出的知識重點、難點和相關的框架,在課本上進行勾畫和標注,認真預習,并在正式授課之前,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隨機的提問抽查。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提前預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預習的重要性,還可以幫助學生真正地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為學生正式的數學知識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第四單元 圓》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前向學生下發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知識的框架進行預習,并按照思維導圖中的要求提前準備好相關的紙張、剪刀、直尺、圓規等學習工具。通過思維導圖的提前下發,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圓的概念與特征、圓的各部分名稱、圓的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利用圓規進行圓的繪畫等重點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提前明確自身的問題和困擾,做到胸有成竹地進入正式數學課堂的學習。
三、 通過錄制使用微課,逐個擊破教學難點
〖JP2〗微課是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微課因其時長較短、內容明確、目標精準的特點,受到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青睞,它不僅可以通過平面圖形、立體圖形與文字和教師的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將數學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為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演示,還可以充分地發揮思維可視化的作用;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難度,還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僅可以快速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還可以通過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和記憶,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與熱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幫助教師順利地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提升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例如,仍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第四單元 圓》這部分教學內容為例。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提前錄制微課為學生演示圓形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等不同圖形,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些圖形之間的區別,明確圓是通過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而其他圖形均是以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以及明確圓的概念和特征。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如何使用圓規進行圓形的繪制,通過多個角度的拍攝,幫助學生直觀、清晰地觀察和理解圓規的使用方法和圓形的繪畫方法。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如何將一個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拆、再打開,這樣反復折疊幾次,讓學生充分地觀察和理解這些折痕在圓的什么地方進行了相交,引導學生明確哪里是圓的中心點,并通過直尺將圓的中心點與邊緣任意一點的距離進行測量,指引學生明確什么是圓的半徑,以及圓上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稱為圓的半徑的概念,引導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里會有無數條的半徑,而且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通過使用直尺來測量圓的直徑長度,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圓的直徑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1/2。
通過簡便、具體、形象的微課視頻錄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降低數學抽象性、概念性知識的學習難度,還可以通過生動、明晰的視頻播放,輕松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在培養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和靈活運用的同時,引導學生順利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種思維可視化的微課教學模式,不僅在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四、 創設教學情境,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
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以數學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他們敏銳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教學情境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引起學生強烈有效的共鳴,加深他們對相關數學知識的認知度和親切感,幫助他們迅速地掌握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