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將學生作文寫作能力有效地提升,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擴大課外閱讀量。進行課外閱讀時,能夠了解到更多樣化的知識,作為學生的寫作素材進行有效的積累,同時可以學習優秀課外讀物的寫作方式,對作文問題展開有效的處理。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提出科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3-0119-02
【本文著錄格式】萬生芮.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課外語文,2021,20(13):119-120.
當前社會發展對于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要求,而且學校在教育方面,也逐漸地增加投入的精力、成本。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寫作屬于重點內容,也是難點的部分。怎樣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屬于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究的焦點內容。學生寫作的靈感,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平時的閱讀,長時間的高質量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專業知識,豐富知識積累、開闊眼界,使得作文寫作更加富有情感以及內涵,促使將寫作能力有效地增強。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
首先,閱讀環境不足??v觀當前的小學課外閱讀情況,缺少優秀的課外閱讀環境屬于重要的問題之一。所以進行閱讀期間,往往小學生不能完全投入知識學習,阻礙了課外閱讀中掌握知識的程度。小學生的主要特征就是活潑好動,這會引發課外閱讀時學生不能長時間集中專注力,所以會阻礙掌握課外閱讀知識。在學校內部,閱讀氛圍不佳也是一個主要的情況,很多小學生并無較高的閱讀熱情,不愿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家庭中,也是相對缺乏良好的閱讀氛圍的,多數家長還有待深入地認知課外閱讀的意義。這些閱讀環境因素,是引發學生并無較高的閱讀興趣、能力、主動性的因素。
其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少。進行課外閱讀期間,通常所選讀物不能符合當前階段小學生的實際閱讀知識需求。多數小學課外閱讀讀物限制性較大,不能充分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而且一些課外讀物不能滿足學生發展實際,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不高。而且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實施課外閱讀教學期間,也讓學生容易出現排斥的心理,減少課外閱讀的內容。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期間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課外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尋求新型的教學方案,以更加有趣的課外閱讀方案,將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提升。在小學階段閱讀中的課外閱讀形式,主要的特點就是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同時具有廣闊的選取范圍,在小學生年齡層級偏小以及學習能力較弱的特殊情況中適用。例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話故事期間,教師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以后,可以適當地布置課外閱讀作業,讓學生找到其他的安徒生童話故事閱讀,以及閱讀《格林童話》《綠野仙蹤》等童話故事繪本。通過介紹簡單有趣、意義深刻的書籍讀本,幫助學生建立起較高的閱讀興趣,而且可以于潛移默化中,輔助小學生選取符合自身需求的書籍,漸漸地愛上課外閱讀,隨之增加閱讀量。
(二)開闊眼界并積累寫作素材
當前寫作素材不足、寫作的內涵缺少、內容空洞等,屬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典型問題。通過在寫作教學環節納入課外閱讀,可以輔助學生掌握住更多的寫作素材資料。教師指導學生對課外讀物的內容、結構理解的過程中,學生可依照課外閱讀作品的層次以及結構掌握住相應寫作技巧,使得寫作期間,重視凸顯出結構性、條理性,讓文章的內容具備清晰的特點,而且注入深厚的感情。同時很多課外閱讀內容是建立在實踐生活的基礎上藝術加工而成,會積極地影響到學生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端正生活以及學習的態度,進而健康地成長。
(三)整合資源訓練并擴展寫作空間
傳統的閱讀教學期間,學生通常容易對教輔資料中已有信息產生依賴,削弱練習成效,降低學生的思考能力。而進行課外閱讀過程中,能夠實現有效的整合、改進閱讀題目的內容,不能直接地復制參考答案。這樣會良好地迎合了新課程改革,達到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而且通過加強課外閱讀,閱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讀物中經典的段落或者內容進行回憶,要求學生以自己的話講述,經轉化作者的文字,達到感受作者情感的目標。在此時學生也可以對作者的思路進行模仿,進而實現寫作空間的有效拓展。
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提高重視度將課堂閱讀時間擴充
教師需要樹立較高的意識度以及重視度,加強課外閱讀的有效運用,讓這種閱讀形式有效地落實于課堂教育中。教師要革新教學觀念,推動優化閱讀教學。展開閱讀教育時,注意學生間的合作、共享,及時有效地將學習上的錯誤更正,并完成學習目標。教育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性,以多樣化的閱讀教學體系,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升??梢远ㄆ诘卣归_“小小演講家”活動,支持學生閱讀喜歡的書籍以后,聯系起閱讀感悟,寫下演講詞,把閱讀感悟向其他的同學進行分享。這種方式不僅增加閱讀文本量,也可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文書寫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定期地給學生提出“課外閱讀書單”,讓學生課外抽出相應的時間閱讀,讓課外閱讀穩定有序地展開。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以及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可以積極地影響到學生的寫作質量,所以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的興趣尤為重要。教師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落實課外閱讀,端正閱讀態度??梢园凑諏W生的興趣,自主的選擇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充實閱讀生活。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在科學的閱讀行為下,才可以有效地歸納整理所獲取的知識,掌握住閱讀素材的內涵。因此,教師應該跟家長進行順暢的交流,提升家長對于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知,建立優秀的閱讀氛圍,共同輔助學生養成科學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構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習慣,邊讀書邊做筆記,遇到問題時可以跟同學、教師探討,將閱讀能力增強。
(三)制訂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寫作教學計劃
為了在作文教學期間科學地融入課外閱讀,需要教師提出科學的讀寫結合計劃。制訂教學計劃期間,為學生選取滿足其認知的閱讀材料,保障將閱讀材料的數量、質量雙重提升。在教學計劃中,還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元素。首先,進行閱讀分享。小學生都比較喜歡分享,在分享中獲得快樂。進行課外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積極地分享,實現二次提升課外閱讀知識,輔助學生對于人際交往能力、敘事能力進行增強,每個人具有平等發言的機會,提升學生的信心以及閱讀欲望。其次,有機結合。即展開課外閱讀教學期間,要密切地結合起課外閱讀教學知識、新課標教學大綱,注意為教學大綱中的寫作,累積針對性的素材。也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出具備個性化的閱讀篇目,以分享的方式,提升寫作素材的積累量。最后,摘錄積累。教學環節,引導學生積累寫下優秀的經典句子、句型、文章結構,有效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并運用。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已經是改革的關鍵內容。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課外閱讀學習、作文教學的質量提升。除了定期地展開“讀書會”“分享會”“閱讀比賽”等活動,還可以采取播放多媒體的方式教學,很多名著、童話繪本、傳說故事等,都有影視作品或者視頻,教師可以進行播放觀看以后,讓學生課后找到相應的讀物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另外,師生之間需要建立起和諧的關系,加強互動交流,教師要及時地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給學生相應的指導,指出閱讀優勢、不足,讓學生掌握住正確的課外閱讀方向,積累更多的知識,幫助提升寫作的能力。
四、結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期間,進行科學的課外閱讀,能夠輔助學生積累很多優秀的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創造寫作的靈感,激發寫作的欲望,同時也對于語文寫作的基本結構進行更深入的掌握,達到對文章內涵不斷豐富的效果。所以,展開小學的作文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針對性的策略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最終達到提升寫作能力、寫作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曉娜.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0(16).
[2]儲雄.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語文課內外,2020(11).
[3]劉舒婷.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讀與寫,2020(22).
[4]黃儉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11).
[5]張冬雪.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9).
作者簡介:萬生芮,女,1980年生,甘肅靖遠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