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玉
摘 要:2020年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很多學校開啟了網絡教學模式。文章在對高職學生特殊時期的網絡學習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影響學生學習狀況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高職院校網絡教學、提高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職學生;網絡學習;效果;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0-0014-02
2020年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教育部發布通知,推遲春季開學時間,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啟了網絡教學模式。這種基于網絡平臺和即時信息交流軟件進行授課的教育模式,對每一位教師、學生、家長及教育教學平臺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作為教師,最關心的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會有怎樣的學習效果、學生能否正常參加網課學習、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溝通是否通暢、學生課后是否能夠及時完成作業等。為了更好地協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筆者選取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18級、19級參與網絡學習的學生,針對其網絡學習狀況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提出改進措施。
一、特殊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狀況
1.學生學習受環境影響
(1)學習條件不足。在網絡學習中,大多數學生是在家里使用電腦或手機進行學習。但是一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學生受到條件限制,其家中要么沒有電腦,要么網絡信號差,他們只能去網吧完成學業,這樣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如果網絡信號差,對于學生而言,非常容易錯過教師的知識點講解和問答環節,以致影響學習效果。(2)學習監管的缺失。學生長時間在家庭環境中進行網絡學習,容易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家長與學生之間出現矛盾,這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影響到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監管。另外,還有一些家長不重視對學生學習的監管。(3)家長傳統思維的影響。一些家長思維傳統,對網絡學習存在質疑心理。看著面對手機或電腦、沒有教師在身邊陪伴和集體學習氛圍的孩子,一些家長會產生質疑:孩子面對手機和電腦能好好學習嗎?網絡學習能有效果嗎?這種質疑和不信任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有的學生會覺得既然父母不信任我,那我為什么還要積極學習呢?在調研過程中,部分學生表示家長的質疑會對自己的情緒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學習效果。
2.學生學習效果不明顯
(1)采用的教學平臺不統一。有些學校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進行網絡授課,在教學準備和技術支持等工作中,存在一些臨時性、應急性的措施,這直接導致教學效果難以保證。例如,使用的教學平臺不統一,有的教師選擇在QQ群直播課程,有的教師選擇騰訊課堂直播,還有的教師選擇在職教平臺進行教學,這導致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適應不同的平臺,應用起來效果不理想。(2)教學方式花樣繁多。有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希望學生線下能在自己所教的課程上投入更多時間,又額外增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并付諸行動。于是,學生們除了白天看教師直播,晚上還要觀看網課,完成所有課程后還要做紙質作業,最后拍成圖片,上傳平臺。教師教學方式的層出不窮,導致學生疲憊不堪,學習動力嚴重不足。(3)學習要求落實不足。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6.2%的學生不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在直播結束后馬上完成作業并上傳;24.9%的學生在直播結束后會完成一部分;8.5%的學生把所有科目的作業累積到一起完成;4.3%的學生等到考試前匆忙完成作業。此外,42.9%的學生認為上網課學習效果不太好,學習狀態不如在學校。
二、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影響因素分析
1.學習環境的突變
在網絡學習環境下,學生從原本的集體學習變為獨立學習。這時,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長時間認真學習是一個考驗,他們可能會被網絡游戲誘惑,會被周邊嘈雜的環境干擾,會被家長叫去干農活、做家務,等等。缺少了集體學習的氛圍和教師的監管,就需要家長配合進行督查。但事實并不理想,部分家長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沒有承擔起督查孩子學習和按規律作息的責任,以致出現“老師指望家長,家長指望老師”的局面。
2.學習氛圍的缺失
學生在家上網課不同于在學校,缺少了與同學一起學習、寫作業的氛圍,這種氛圍的缺失對學習效果有很大影響。集體環境可以帶給學生非常直觀的競爭感,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最直接的幫助,比如學生在寫作業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直接請教老師或身邊的同學。但是在家中進行網絡學習就沒有這么方便,甚至有些學生會養成做作業拖拉、遇到問題不想辦法解決的習慣,以致不會的問題越攢越多,養成不良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下降。
三、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提升策略
1.全過程管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引導
首先,教師要管理好學生的作息時間,要求學生按規定嚴格執行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教師應要求家長發現孩子作息紊亂時應及時反饋,共同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重視疏導學生的情緒,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并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結合孩子的特性來進行引導。再次,要讓學生有效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如,引導學生有效利用學校的各種網課資源,并合理分配和安排時間,認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最后,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讓學生意識到“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在逆境中成長”是自我價值的體現,要學會將危機轉變為挑戰和機遇,借機實現真正的進步和提升。
2.全方位育人,發揮家長的作用
網絡教學環境下,家長負有監督學生學習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網課開展之前,輔導員可以通過云班會召集學生家長,說明課程安排及學習方式,化解家長對網絡學習的“信任危機”。在家長會上,教師可以列舉居家學習的優秀案例,鼓勵家長配合網課監督。同時,輔導員還可以利用云班會的方式組織全班同學開班會,成立學習小組,明確學習要求和獎懲機制,讓他們感受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學習,團隊學習的氛圍依舊存在。學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及時組隊,向教師反映網課學習中的困難,請教師幫助協調和解決。在每周課程開始前,輔導員除了在學生群里發送班級課程表外,還要在家長群里發送,并將與任課教師詳細溝通過的學生各項學習情況也及時發在家長群里,便于家長督促孩子學習,成為孩子的“家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