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華
◆摘? 要:我國新課程改革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在此背景下,創新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可以提高新課改效率,促進教學進步。在大多數學生和教師的認知中,語文、思想政治等性質的課程才能與實際生活相關聯;但實際上,小學數學的知識也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本文首先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過程中的現存問題,進而提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新課程改革
我國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作為小學階段重要學科之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生活化也應列入改革行列。因為在學生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用到小學數學知識,比如買文具時可能用到的加減乘除法;買玩具時可能用到的數量計算方法等。除此之外,生活中有許多樸素的生活資源可以運用到數學教學的課堂,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學習資源。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存問題
我國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創新教育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但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仍然深受應試教育負面影響,存在教學方法與現實生活脫節,教育觀念較為落后等現實問題。
1.受應試教育固有影響
當教師以順利通過考試作為最終教學目標時,教學模式會陷入單一的學習知識與做習題,二者無限循環的模式。在學習課本知識時,教師以羅列本節公式、定理為主,學生就會以記憶公式、定理為主;在講解習題時,教師以題目分析為主,學生就會以記憶題目為主。長此以往,數學教學課堂就變成了單一的、枯燥無味的背誦記憶課堂,應用數學被真正忽視。
2.教學方法與現實生活脫節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大多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自行推進,并未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首先,教師經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只注重課本內容的講授,忽視學生學習情況。其次,很多學生學習數學可能比較吃力,教師卻沒有及時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結合現實生活,為學生降低學習難度,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3.教育觀念較為落后
作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教師教學方法已經作為重心部分進行變革。但教師教育觀念的落后問題,被長期忽視。在教師傳統教育觀念中,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遠遠不如人文學科聯系密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將教學重心放在復雜公式的講解和疑難習題的解決之上,忽視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聯。由此,教師教育觀念的落后,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過程中的現存問題之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時代襲來,大多數課堂教學中都已經開始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應促進課本講授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聯系現實,變革教學方法,設置生活化教學情境,創新教育觀念。
1.課本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將課本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結合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擺脫應試教育固有束縛,促進數學教學生活化。雖然課本教學教師都較為熟練,但課本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仍有待加強。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做好備課工作,熟練掌握課本內容,才能將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例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節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現實生活之中不同的時間點。一方面,可以通過聲音、圖片相結合的形式展示出一家人吃晚餐的場景,并提醒學生注意墻上鐘表的時間,從而幫助學生快速高效認識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向學生展示學校整體作息時間或課程時間表格,既能幫助學生認識時間,又可以培養學生時間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2.變革教學方法,聯系現實
教學方法的變革作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教師應加倍重視。首先,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保證自己時刻站在學術最前沿。只有教師自身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量和時代敏銳度,才能抓住新課改機遇,變革自己的教學方法。其次,作為數學學科的教師,教師應擺脫傳統教育理念固有之束縛,杜絕單一講授制課堂和灌輸式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最大目標就是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不再以教師為課堂重心,將課堂還給學生。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不應固定自身教學模式,單一地給學生講授加法和減法規則。一方面,可以在班級組織參觀博物館時,讓學生計算本班出游人數和帶隊老師的人數總和;另一方面,為加大學習難度,可以設置有教師因事未出游的情節,再讓學生計算出游人數總和。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自己探索基礎加減法的規律,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學習數學的習慣,逐步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3.創新教育觀念,設置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教師傳統教育觀念中,數學學科主要解決數學應用方面的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情境可能差別較大。借著新課程改革背景的契機,教師應主動創新自身教育觀念,為數學課堂設置生活化教學情境。
例如,在與學生一起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戶外,進行觀察教學。比如足球場存在哪些角?分別是銳角還是鈍角或者直角?通過觀察教學,不僅可以完成本節知識的相關教學,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高效完成課堂任務。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師需不斷地創新自身教育理念,在實踐教學中總結教學經驗。根據現實生活和時代發展為學生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生活化。
三、結語
總之,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必須從小學數學教學開始抓緊。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教師應抓住時代機遇,創新自身教學方法,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教師在了解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的基礎之上,將課本內容與多媒體技術教學相結合,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參考文獻
[1]張文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2021(10).
[2]湯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析[J].學周刊,2020(36).
[3]任慧瓊.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新課程,2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