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偉
◆摘? 要:在小學教育當中,數學占據著重要地位。而且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小學數學當中的習題大都與現實生活相關。如何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問題是每個小學數學教師所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對此進行相應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能力;培養
本文首先就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積極作用進行闡釋,詳細介紹了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存在的不足,并從實際情況出發就如何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的能力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積極作用
(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
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其實就是在綜合分析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處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開展此項工作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靈活性,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從而改善課堂教學質量。
(二)有助于改善學生的素質能力
現階段教育領域正在開展改革活動,對于小學數學來講,不僅需要為學生傳授相應的書面知識,更是需要注重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以便于為學生的后續成長奠定基礎。對于綜合素養培養來講,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教師通過一定手段教會學生如何解決數學問題,有助于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為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提供助力。
(三)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在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手段,并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情開展數學訓練活動,以此來提高解題速率。通過這種手段能夠豐富教學形式,以便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現階段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存在的不足
(一)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脫軌
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習慣于直接照搬教材上給出的例子,而沒有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就導致學生很難消化所學內容,無法在腦海中形成整體印象。
(二)小學生缺少學習欲望
小學生在接觸數學的時候由于自身知識儲備不足,一旦遇到問題將會產生退縮,不愿意在繼續學習。由于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缺少興致,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導致其很難解決數學問題。
(三)課堂提問次數較少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隨時拋出問題給學生,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有助于學生集中精力進行聽講,以此來改善教學質量。但是從現實實際來看,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很少在課堂進行提問,而且即便是提問,留給學生用來思索問題的時間也十分有限。再加上提問毫無新意,導致學生不愿意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從而無法提升教學效果。
(四)小學生的解題思路較為單一
對于小學數學習題來講,每一道題都能夠采取多種思路進行解決。但是因為學生缺少數學邏輯,教師也沒有專門的進行培養,導致學生解題思路較為狹隘。
三、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有效對策
(一)加大對審題的關注度
在處理小學數學問題的時候,首要工作就是進行審題,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所需要的數據信息。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做好審題能力培養工作,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習慣進行審題。這項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以下是具體做法的詳細介紹:首先學生應當瀏覽一遍問題,對其形成初步印象;其次,再次進行讀題,抓住題干的主要內容;最后根據所提出的問題找到關鍵數據并進行標記。
(二)改變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教師的教學理念有著直接關系,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順應時代趨勢,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這也就意味著當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能夠準確把握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去尋找不一樣的解題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創新,以此來改善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說當講到有關圓的知識時,教師首先需要帶領學生去認識圓,明確如何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之后要求學生從多角度出發,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處理現實問題。比如說當需要計算圓的實際面積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將圓通過裁剪分割成數個三角形,然后開展拼接三角形工作,最終利用三角形的計算公式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蛘哒f在講課過程中聯系實際,比如為什么車輪是圓形的,如果將其制作成其他形狀將會產生什么變化。通過向學生進行詢問來使其展開聯想,從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開展數學問題變形工作,以此來改善學生的解題能力
許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一旦遇到現實問題就變得束手無措。造成這種情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生沒有能力去處理問題,也不能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熟練應用數學知識。大多數小學生習慣于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生搬硬套數學公式,這種做法很難保證最終獲得的答案正確。而且一旦同一類型的問題發生一定改變,學生就會變得一頭霧水,無法找到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得不到正確答案。所以說就需要教師做好能力培養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從中找到關聯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開展生活化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講,數學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若想要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就需要從實際生活出發,拉近數學和現實的距離。這樣才能夠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恐懼心理,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說在講到按比例分配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上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車輛來往的視頻。在為學生播放視頻之后,要求學生思考如何擺放紅綠燈才能夠保證交通通暢。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還可以使按比例分配的知識變得簡單化,從而使其輕松掌握知識點。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來講,教師若想要提升教學質量,就需要從現實實際出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若想要做好此項工作,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從全局角度出發,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馬小玲.探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21(28):75-76.
[2]代小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2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