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貞
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韻琴小學是一所只有6個班規模的農村小學。雖然規模小,但韻琴小學依然不斷著力聚集學校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精神,立足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刻理解校訓“自尊自律,誠實友善”的文化內涵,凝練出深入全體教師內心“誠信”文化,并以此指導學校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一、完善頂層設計,構建豐潤厚實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育人
學校核心辦學理念源于教育的本質內涵、國家教育政策和學情校情,內涵豐富相互兼容。圍繞“誠信育人,育誠信之人!”的辦學理念,加強了“誠信教育”理念體系的完善,構建了將誠信教育融合學校文化、學校課程和學校管理的“三融合”激勵型德育體系。為落實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格局理念,我校完善了“誠信教育”的課程體系:
本課程體系貫穿國家、地方及校本三級課程,體現認知、實踐和發展三層次,圍繞學校“誠信”教育中“自尊自律、誠實守信、感恩”三個關鍵目標,立足課堂,貫穿實踐活動,建立配套活動體系和評價,激發興趣, 滿足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化需求。
二、創設活動載體,形成豐富多元的德育活動,實現活動育人
我校德育工作的重點是以誠信學子品質為抓手,設計誠信主題教育活動、體驗活動,讓學生在系列化活動中錘煉品質,展現“自尊自律、誠實守信、感恩”形象,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活動鑄誠。結合學?!罢\信教育”課程體系,從“家校共育活動體系、社會實踐活動體系、幸福德育活動體系、高校合作活動體系、學校特色活動體系、勞動實踐活動體系”等幾個層面開展活動,做到每月有主題。
1.采用“生活體驗法”,樹立誠信觀念。我們注重安排學生體驗生活實際。如自己使用過的衣服、食品等,體會那些質量好、服務周到的品牌,在使用過程中讓人感到放心,并且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而一旦遇到一些假冒偽劣的商品,會令人懊惱,并且還會影響你的健康和安全。又如體驗在人們交往中,友善相處,真誠相待,能給人以和諧愉悅與心理的安寧;相反,相互欺詐、互相猜疑,就會有給人防備、警惕、以他人為敵的截然不同的感受。
2.采用“信息處理法”,培養辨別能力。我們根據小學生辨別是非能力弱的特點,注意從生活中、學習中的小事入手,教育學生逐漸學會善于進行信息處理,日常通過晨會教育、十分鐘隊會、班隊課、記日記、主題講座、小品演繹等多種形式,把各自接收的大量信息反饋、交流、討論并進行歸類,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善于分清好壞,擇善而從。
3.采用“反思行為法”,養成誠信品質。我們讓學生用“反思行為”的方法,經常反思自己或者別人堅持誠信得到的回報,以及不誠信帶來的后果。如有學生單元考試成績退步,經過自我反思,找到近階段貪玩、作業經常抄襲別人、缺乏獨立思考、不懂裝懂等造成退步的原因等等。學生在經常性地反思周圍的人和事中,進行比較和分析,明辨是非,促進誠信品質的養成。
當然,還有“誠信義賣”,在校門口設置義賣臺讓學生自覺買賣;如“誠信觀察”,我身邊最有誠信的人和事……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保障活動多樣化,著重在體驗、活動中建構。
三、打造誠信課堂,打造潤物無聲的課堂教學,實現文化育人
要使每位學子都能樹立“誠信學子”正確認知,那么,建構“誠信”教學文化特色尤為重要。我們要求教師都有“我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樹立大思政的教育思念,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權威的書本知識傳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培養學生自尊自律、誠實守信、感恩的優秀品質。一是融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充分發揮道德與法治課、班隊課的主渠道作用,統領學生的多元價值取向;利用班隊課等地方課程落實校本課程《誠以修身,信以立德》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誠信教育。當然,各門學科都要滲透誠信教育。如在語文教材中就處處閃耀著誠信教育的光芒,像《灰雀》就是膾炙人口的誠信教育經典之作。在科學教材中更是處處充滿了誠信??茖W上的每一項發明或發現,無不是科學工作者求真務實、不懈探索的結果。二是推動課堂教學方式誠信。結合各學科的特點,巧妙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德育內涵、誠信內涵,實實在在的,不虛假,不做作,不空洞,讓課堂洋溢著“誠信”文化之光。
四、立足誠信體驗,開展豐實多彩的實踐活動,實現實踐育人
學?!罢\信”特色實踐活動與社團、志愿服務結合,開展了豐富多彩且有實效的常態化的主題實踐活動,在真實體驗拓展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
1.考察探究:組織學生跨出校門,走訪社會,走進社區參觀,開展調查研究,收集有關誠信正、反兩方面的資料,使學生自己從歷史和現實的資料中,通過分析、比較,明白欺瞞狡詐雖能得逞一時,但不能長久得勢,終為人們所拋棄。我們帶領學生走進“四知堂”,引領學生對“四知堂”文化更直觀、更豐富地理解與感受。
2.社會服務:六月,開展“文明始于心,環保踐于行”的調查活動;一月,開展以“回饋社會”為主題的南浦村春聯義賣活動……以公益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活動,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履職盡責、敢于擔當、服務祖國。
3.角色體驗:五月,結合母親節,開展“我和媽媽換一天崗”活動;組織到學校的的勞動基地及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學生走進土地、了解農業、學習農活、動手實踐。當然,還會舉行“勞動基地收成分享會”——基地上的農作物收成的季節,除有序地組織學生進行收割外,還把成果分到每位學生手上,召開分享會,讓大家都體會、感受“豐收”的喜悅。
我校德育工作扎實開展,“誠信德育”具有本校特色,育人工作取得顯著實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將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工作形式,努力開創我校德育工作新 局面,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而貢獻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