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鷺媛
◆摘? 要:結合當前培智生活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狀況來分析,在新課改的支撐下以及教育現代化的應用理念保障下,雖然培智生活語文教學工作的整體發展態勢更加光明,且發展呈現出一種向好向上的模式,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教師關注與研究,且部分問題亟待商榷與解決。第一,教師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并借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第二,教師如何有效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素材,借此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教學引導;第三,教師如何有效的融合現實生活環境對學生開展教學工作,借此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關鍵詞:培智學校;生活語文;語文教學
一、教學要突出教學策略的適應性原則
(一)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從最基礎的識字教學工作開始對學生進行培養。通過該方法的應用,創設符合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師可應用“看圖畫讀生字”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炮”這一生字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設計一團火焰,然后在火焰的右邊設計一個大大的包袱,接著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這是一個什么字”。此時,學生面面相覷,然后,教師可以再為學生設計一個更加形象的圖像——一門大炮,這時候,學生會明白,左邊是火,右邊是包,合起來就讀炮。通過該方法的應用,學生對于生字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會得到明顯提高,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會得到有效的建設。
(二)豐富教學素材,開展直觀教學
豐富智培生活語文教學素材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智培生活語文的整體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這一背景下,教師需要通過各類途徑的收集與整合,對相關信息資源做到有效的匯聚與處理,借此通過直觀教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智培生活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引導。通過該方法的應用,學生的學習認知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冬天是個魔術師》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向學生展示冬天下雪的場景,以及冬天冰雕的場景等,這樣學生會了解到關于冬天的更多知識與內容,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并且教師在教學《堆雪人》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其與《冬天是個魔術師》完美融合起來,讓學生明白,在冬天下雪之后,大家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做滑雪運動等。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冬天充滿期待與盼望,并且能夠拓寬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深度與應用深度。
(三)融合生活元素,創設課堂情境
教師需要在開展智培生活語文的過程中,深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更加熟悉,促進學生能夠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環境緊密的融合起來,進而從生活環境中窺探語文知識的存在與延續。這對于發展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和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水平都有著重要的幫助。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堆雪人》這一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深度教學與引導。在這節課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冬天下雪之后可以堆雪人,還需要讓學生明白如何堆雪人、堆雪人的步驟是什么、堆雪人怎樣才能更好看等等。例如,教師要告訴學生,堆雪人是一項非常有趣的生活娛樂活動,在堆雪人的過程中,我們要先學會如何滾雪球,而滾雪球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工程”,務必要確保雪球在滾動的過程中不會破裂,在滾好雪球之后,可以在雪球上方再加一個小的雪球,然后對其進行點綴和裝飾,通過插掃把、安裝眼睛、嘴巴等方法,讓雪人“活起來”。
二、教學要突出教學評價的過程性原則
(一)建立評價的目標
教師在對智培生活語文評價工作進行目標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特殊學生的需求與學習特點展開分析與評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閱讀能力、識字能力、拼音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寫字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這幾個方面的綜合素養對學生開展評價工作,而評價的總體目標就是智培生活語文學習的基礎知識與基礎內容。基于此,教師評價的方向會更加明確,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會更加中肯。同時,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評價服務,使其能夠在后續的智培生活語文知識學習中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升。
(二)創新評價的內容
教師在現實評價活動開展中,需要結合學生對生字的認識、對語句的理解、對名詞的解讀、對寫作能力的發展等多方面的因素為其創設相應的評價內容。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將評價內容也設計為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通過層層深入引導的方法對學生的智培生活語文學習思維進行構建和發展。同時,教師要從細節入手,在學生進行語句應用評價內容創設的時候,指導學生要突出閱讀語氣的應用和標點符號的斷句應用。通過類似的小細節對學生進行評價內容的創設,能夠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對其加以關注,實現學習興趣的提升。
(三)體現評價的標準
教師在創設標準的時候,要突出生活化教學工作開展與生活化評價工作開展的方向性與引導性。為此,教師可以將評價標準劃分為4個層面,然后對學生進行相應分值的設計。例如,總分為10分,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學習的可以打到9—10分;學生需要教師偶爾幫助才能完成學習的可以打到7—8分;學生需要教師經常幫助才能完成學習的可以打到4—6分;學生需要教師時刻幫助才能完成學習的可以打到1—3分。
同時,教師還需要在這一環境中建立表彰機制與鼓勵機制,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分數有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開展“鼓勵評價”的時候,教師需要結合“引導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應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實現由淺入深的學習,進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潛移默化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環境。長期發展,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得到大大增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智學校需要結合以下幾個方面的需求做有效的建設。第一,要深入貫徹落實生活語文教學的應用思路和應用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素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建設和發展;第二,要緊密聯系生活現實,突出深度語文的教學模式,實現對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與社會認知能力的引導。
參考文獻
[1]顧麗萍.芻議培智課程“生活語文”的教與學[J].現代特殊教育,2017(23).
[2]朱春霞,朱子君.基于“云技術”的培智語文“翻轉教學”探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7(10).
[3]常建文.傾聽與回應:培智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壓倉石”[J].綏化學院學報,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