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康平
◆摘? 要:想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思想和知識儲備都不能落后。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從小學開始抓起,讓學生從小就認同我們的祖國,了解我國的歷史。在語文課堂中可以深刻的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同樣的小學班級管理中也可以融入。班主任老師可以多組織相關的活動,調動學生去感受愛國主義的積極性,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小學班級管理之中。
◆關鍵詞:小學階段;班級管理;愛國教育;方法策略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升學生思想水平的重中之重,愛國主義教育應當貫穿學生的學習生涯。學生應當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將祖國的命運與自己的理想建立聯系,并為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前行。總之,不僅要在語文課堂上體現出愛國主義教育,在方方面面都要有所體現。本文將對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融入愛國教育進行進一步闡述。
一、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班會
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班會,班會可以設置在每周一,通過班會來總結上一周的情況,并為新的一周設立新的目標。班會也是教師傳遞思想的好時機,全班同學在班會課上可以更專注的接受思想教育。班級管理中可以通過班會來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教師在平時的班級文化中也可以體現。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紀錄片幫助學生了解何為愛國,我們應當如何愛國。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切忌愛國教育的內容太過寬泛。最好要與小學生的價值觀貼合,尋找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內容。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文化儲備,教師可以選擇以教材為出發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更多我國的歷史,促進學生知道該何為愛國、如何愛國。
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課件,在其中穿插一些在網絡上找到的視頻資料。視頻資料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使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最大化。班會的流程可以更加細致,比如最開始要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比如我國的全稱、基本制度、我國的國土面積等。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為什么要愛國,教師可以播放我國的紀錄片,最后在結尾提醒學生,正是因為一個又一個愛國人士愿意為祖國奉獻自己,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成就。班會結束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暢談作為小學生該如何愛國,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分享、互相鼓勵。
二、班級文化中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特色,也是彰顯這個班級整體思想的方式。班級文化不僅是讓其他班級學生看的,更是對本班學生有一種警醒作用。巧妙的在班級中滲透這種愛國主義思想,便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文化主要體現在后墻的黑板報上,教師可以組織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共同創作,這樣學生進入到班級之后就可以看到,課間無聊的時候也可以欣賞。之后學生每次看到黑板報便會產生一種愛國情節,在日積月累中將愛國主義的種子埋藏于內心深處。
班級文化可以按時更換,教師可以帶動學生繪制連載的黑板報,這樣可以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黑板報的主要內容仍然以我們的國家為主題,在連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定主要內容。比如第一期主要描寫我們的國家,比如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或者我國現代的一些主要成就;第二期描述我國的一些主要戰爭,讓學生珍惜和平時代,努力奮發向上改變我國的國際地位;第三期描述小學生該如何報效和熱愛我們的祖國。通過不斷的更新,不僅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也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升旗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升旗儀式可以說是最直接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每周一升國旗的時候,每個少先隊員都要對著國旗行隊禮,在看著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要讓學生的心中對我們的國家多一份熱愛和尊敬之情。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升國旗的含義,升國旗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到一個國家對每一個人的重要性,五星紅旗是非常莊嚴的,需要每一個中國人去捍衛它的尊嚴。升國旗需要儀式感,教師就要提前為學生做好思想準備工作。目的是為了讓升國旗儀式的莊嚴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在部分學校也設立了國旗下講話的板塊。目的是弘揚正能量,讓學生多去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那么作為班主任老師,也要多鼓勵學生去參加這種活動。
教師可以在升旗之前提醒學生佩戴好紅領巾,并且整理自己的著裝。在升國旗儀式的整個過程中不允許嬉笑打鬧。當我們的國旗伴隨著莊嚴的國歌升旗的時候,學生更應該保持肅靜,或者跟隨伴奏一起唱國歌。教師的提前提醒會讓學生更加注重升國旗的儀式。教師可以在周三的時候提醒學生找一些演講素材投稿給學校,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展示的機會,也能夠通過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影響周圍的人。升國旗的儀式讓學生發奮讀書,用實際行動去熱愛自己的祖國。
四、結語
小學的班級管理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時間遠超過家里,所以通過班級管理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和吸收。相信在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思想水平會明顯提升,愛國主義思想定會扎根內心深處。
參考文獻
[1]劉婷婷.探索新時期小學班級德育管理的新路徑[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01):19-20.
[2]朱虹.對農村中小學班級德育生活化策略的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0(13):170-171.
[3]魏玲.如何做好小學班級德育教育工作分析[J].中華少年,2020(03):134-134.
[4]黎洪基.德育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策略探微[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20(03):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