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福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實現信息化教學成為了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信息化也成為了一線教學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它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力,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及其有效的作用。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通過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特點發揮其最大效益,助力于語文教學,開發出不同形式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究學習,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語文是一門具有語言美學和語言技能實踐豐富的學科,需要教師教給學生具體的方法。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和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多感官豐富體驗輕而易舉的就實現了,為學生感受漢語的多樣性、全面性和豐富性特點提供了有力支撐。如果教師能夠實現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就會為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應用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和對語言文字敏感性。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語文課程,在興趣的引領下,逐漸實現對學生語文方面智力的開發。因此,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技術創新語文教學方法的重要方式。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互動更容易實現。
(一)有利于實現學習體驗的多樣性
基于信息技術教育設備的應用使教師能夠將黑板上的簡單語言和文本轉換為鮮艷的圖片,圖像,幻燈片和聲音演示,這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使學生對文本的內容形成更深刻的影響。
(二)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
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一開始是直觀的,隨著對語言的逐漸理解,才會把教師教授的間接經驗內化。而多媒體的運用有利于以更加引人注目的形式將教學內容進行展示,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有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同時,如果教師能夠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更好地指導和縮小學生與內容內涵之間的差距,學生就會輕松點地處理直接經驗與間接體驗之間的關系,從而優化感知的范圍和方式。
(三)教學互動更容易實現
由于個人習慣、性格、生活、環境、方言文化的影響,每個人的學科喜好不同,教師不能用一個標準答案來限制學生的發揮。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教育手段與學生交流,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可以吸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思考和探索。
二、教育信息化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探索
(一)游戲情境模式
游戲是小學生較為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游戲開展,把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的操作,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以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語文游戲是發展小學自主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小學生伴隨語文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行動力,在語文游戲活動中獲得豐富的體驗。例如,《竹節人》的教學,本文中有很多有描述游戲場景的語句,很適合以視頻或動圖的形式進行展現。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對其進行一一展示,并與課本內容進行關聯,帶領學生朗讀這些生動的、精彩的句子,把觀看視頻的愉快的情緒投入到朗讀過程中。
(二)氛圍情景模式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圖,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延伸,運用互聯網媒體信息資源來豐富配圖內容,使學生感受更加豐富形象生動的畫面,對插圖進行解析,同時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等,對內容進行梳理和分類展示。例如《開國大典》的教學,這是一篇對歷史場景進行記敘的文章,我們有與之相關的紀錄片可以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感受真實的歷史場景,并以此來與課文內容和插圖做三重對比。課文插圖中,毛主席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致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教師可以以此來引導學生找一找這一幕與紀錄片里哪一個場景最為接近。
(三)語用對話模式
利用語音識別技術信息技術,有話學生發聲,增強語言、語感訓練。語文教師經常會有這樣的體驗,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們越來越不愛講話了。同時,隨著智能終端型學習機的普及,智能語音識別和回答即將成為小學生生活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運用具有該功能的教學設備,輔助開展口語交際、課堂問答、情境對話等環節,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給予學生新鮮感的目的。
(四)自主互動模式
語文課堂上在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時,經常會出現“質疑”“解惑”的環節。在傳統課堂中,經常是以老師講授學生聽的方式解決,知識的難點突破是以講述式為主,生硬化地讓學生記下,多半是沒有很大效果,而且容易遺忘。根據現代教學觀,我們教給學生的應該更多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可以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承擔起解決問題的任務,通過自己探究,互動學習,合作解疑,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如在教學《蝙蝠與雷達》一課時,在解決“科學家是如何通過實驗發現蝙蝠不是靠眼睛來辨別方向,而是靠耳與嘴的配合辨別方向?”的問題時,學生在課堂上即刻分為幾個科研小組,在平板電腦上結合文本嘗試畫圖,展開研討,最后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自己對文本中說明實驗過程的這段話進行了分析,并一一上臺匯報展示,很好地理解了文本的內容,也解決了自己的疑問,更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扎實地解決文本難點。
結語:總之,以多媒體為依托的多元語文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主體體驗性,通過技術手段表現教學內容豐富的情感和內涵。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獨特優勢,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多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增強學生體驗感,為學生語文學習創造優質條件。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豐富多元的語文學習體驗,可以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學生探究和自主學習提供了積極幫助。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與閱讀結合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首先自己解析好這些課文作品,并在尊重學生成長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挖掘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有質量、有看點、有啟發,形式新穎、體驗豐富的語文課堂,將會使學生在核心素養形成的過程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