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旭
【摘 要】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體教結合是一種強調(diào)體育訓練與理論教學的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體教結合模式在校園足球教學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同時也可以兼顧文化知識的學習。該教學模式符合校園足球的發(fā)展理念,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足球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校園足球? 體教結合? 教學模式
有效實施體教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校體育的健康發(fā)展,可以幫助青少年擺脫繁重課業(yè)的束縛,從文化課堂走入體育操場,獲得體質(zhì)體能的鍛煉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進而全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體教結合的有效實施,也有利于在體育運動中引導孩子們熱愛足球運動,普及足球運動,提高足球運動后備人才基數(shù)和素質(zhì),讓孩子們在足球競技運動中體會到足球運動的樂趣和魅力,接受體育精神的熏陶。目前校園足球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體教結合模式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校園足球教學現(xiàn)狀
(一)學訓矛盾突出
部分學校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學生的文化課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在這種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下,部分學校將足球課“變成”數(shù)學課、語文課、英語課,使校園足球課難以真正有效開展。還有部分家長不顧孩子的意見,直接剝奪孩子的課外活動時間,將孩子禁錮在課外輔導機構中學習各種所謂“知識和才藝”,造成孩子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一些家長對孩子參加激烈的體育運動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孩子參加激烈的足球運動會有受傷的可能性。因此,很多愛好足球的學生沒有機會參加足球運動。
(二)足球場地和器材不足
足球場地和相關的配套器材是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教學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條件。部分學校足球場地和器材嚴重不足,足球教學無法完整、順利地進行,體育教師只好省略部分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標準的校園足球場地,非常不利與學生學習足球知識,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既不能很好地理解課本中的一些內(nèi)容,也不能從實踐中學到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些情況嚴重阻礙校園足球的開展,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三)缺乏專業(yè)足球教師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指導者和引導者,而專業(yè)足球教師不僅是足球活動的指導者和引導者,更是足球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以及足球運動的推廣者。但是,由于專業(yè)足球教師資源匱乏,很多學校只好安排對足球教學略知一二的本校體育教師來給學生進行足球教學。而部分體育教師害怕學生在足球活動中受傷,很少真正開展足球活動,只是讓學生自由活動,這影響了學生對足球知識和技能的全面學習,阻礙了校園足球運動的普及與開展。
(四)不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足球運動興趣
部分體育教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重講解,不重實踐,不夠重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使得學生的足球?qū)W習興趣不高。還有一些體育教師忽視足球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給每個學生制定一樣的學習標準。這既達不到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目的,也難以真正培養(yǎng)學生足球?qū)W習興趣,提高足球課程教學質(zhì)量。
二、校園足球教學中運用體教結合模式的意義
(一)有效解決學訓矛盾
體教結合模式,既可以促進青少年的足球水平提高,同時又兼顧文化知識學習,避免了體教分離造成校園足球開展困難的情況。應用體教結合模式,提高學校對文化課學習的重視,糾正重訓輕教的風氣。因為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提高學習和訓練的效率就顯得十分重要,借助科學的訓練計劃和訓練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訓練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結合部分學生文化學習過程的特殊性,對于存在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可以在正常的文化教育外建立補課制度,或者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互助學習來提高這些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效果。
(二)符合校園足球的發(fā)展理念
從我國發(fā)展校園足球的指導思想,即“把青少年校園足球作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措施,作為推進素質(zhì)教育、引領學校體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充分發(fā)揮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養(yǎng)和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理順管理體制,完善激勵機制,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大力普及足球運動,培育足球文化,弘揚陽光向上的體育精神,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fā)展,為提升人口素質(zhì)、推動足球事業(yè)發(fā)展、振奮民族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撐”可以看出,以足球促進體育、以足球促進教育,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我國校園足球的發(fā)展理念。體教結合,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全面掌握足球知識和技能,還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廣泛的參與到校園足球運動,在足球運動中提高身體素質(zhì),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樹立規(guī)則意識。
(三)有效轉變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方式
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就是要推廣青少年足球運動的開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技術能力和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大批品學兼優(yōu)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因此,體育教師要針對校園足球教學現(xiàn)狀,運用體教結合教學模式,轉變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方式,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足球?qū)W習和訓練。在足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以強調(diào)足球運動的要領和具體的足球技術為重點,同時教授一些理論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被調(diào)動起來,也就會逐漸樂于學習足球知識,自覺參加足球運動,從而達到學習技能和快樂運動的雙重目標。例如,教學盤帶球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螞蟻搬家”游戲來鍛煉學生的控球能力;在教學腳背正面踢球時,體育教師可以設計“腳踢保齡球”游戲來幫助學生練習準度等。這樣的足球活動開展方式,既不占用很大的訓練場地,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能夠有效地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提高學生足球水平的教學目的。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群眾參與性抓起。體教結合模式下參加校園足球的學生,不僅提高了足球技術、磨練了體魄和意志,也學習了文化知識。在校園足球的發(fā)展理念和政策的支持下,體教結合的運用可以有效地為我國足球事業(yè)培養(yǎng)大量高質(zhì)量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
參考文獻
[1] 向曦.上海市“體教結合”培養(yǎng)青少年女足后備人才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D].上海體育學院,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