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娣
【摘 要】 當前我國的教育理念始終處于不斷地更新當中,在教育改革進程中各個學科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優化。對于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而言,教師不僅需要積極掌握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還要對學生的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展開相應知識體系和認知體系建設,因此家庭作業需要完成多元化設計,只有不斷拓寬家庭作業的設計范圍,才能真正實現家庭作業正確引導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目的。本文根據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的總體情況展開論述和分析,同時針對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高年級? 作業設計? 多元化
當前在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很多小學仍然依靠大量的例題講解或者考試題型的訓練來實現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鞏固。由于傳統的作業布置對學生起到的促進作用已經十分有限,學生不僅會覺得作業量太大,對小學數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也會因為感受到過重的學習壓力而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但是從作業的設計和布置角度看,這種單一的思想和理念對數學作業的設計十分不利。要想有效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就要時刻加強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業多元化設計研究,才能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奠定更好的基礎。
一、展開小學數學高年級作業多元化設計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積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如果數學作業過于枯燥和乏味,不能讓學生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有積極設計出更加多元化的課后作業,不斷變換課后作業的花樣和形式,才能保障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中展現出更強烈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時刻增強自身對所教班級學情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加有力發揮作業多元化設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促進作用。
(二)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展開多元化數學作業設計,不僅能夠鞏固數學知識的學習,更能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水平。只有設計出具有較高創造力水平的作業,才能更好地保障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獲得較高質量的數學學習實踐方法,在積極處理各種數學問題過程中,不斷養成富有特點的發散思維模式。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融入更多的新奇元素,才能充分實現既保障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又能保障學生通過課后作業的設計獲得寶貴的數學學習經驗。
(三)不斷提升教師的數學學科教學能力
要想從本質上實現多元化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屬于一項創新工作,因此需要積極凝聚數學教師的工作態度、職業價值觀、教學情感、教學知識、教學精力以及教學智慧。另外教師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要及時通過錯誤的糾正引導學生養成更好地數學學習習慣。
二、加強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分析
加強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直接目的便是順利提升小學數學作業練習以及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數學作業設計過程中不斷融入全新的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加強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后作業的設計,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最終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最終形成全新的數學學科認知。
(一)保障數學課后作業的內容的多元化
當前積極開展小學數學高年級作業多元化設計的關鍵因素和步驟便是保障數學作業內容多元化。教師通過不斷增強自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抓住數學知識的訓練、應用關鍵點與學生學習需求的契合度,在具體的數學作業練習過程中,學生才能順利完成數學學科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例如數學教師要在課后作業設計中融入實用化和生活化的數學問題,以小學高年級數學“三角形認知”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道觀察型的實踐學習題目,學生通過仔細搜尋和觀察家中常見的各類三角形物體,經過仔細實踐比較后才能發現不同的三角形之間存在怎樣的差異。學生在具體的實踐和比較過程中也會深入思考“為什么這些物體需要融入三角形元素?”在這樣多元化作業內容的設計下,學生不僅能順利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同時也更容易接受這種輕松愉悅的數學學習形式。
(二)不斷提升數學課后作業形式多樣化水平
數學作業的設計不僅要保障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逐漸養成科學的思維和解題技巧,教師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和布置。教師要想順利強化數學體系知識的應用,學生在多樣化的作業方式中會展現出更主動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可以積極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的數學學習環境,通過更加開放的作業布置形式,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更深的理解和體會。以小學數學圓錐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與現要求學生找到生活中常見的圓錐體并將實物帶到課堂來,學生在課堂之上運用所學的圓錐知識完成圓錐體的數據計算。這種半開放式的數學課后作業形式,不僅有效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學習氣氛,更能在收集圓錐實物的過程中,積極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學習能力。學生在多樣化的數學作業過程中,一定會養成更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結語:
總之,針對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教學課堂,數學教師要將課后作業的多元化設計看做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延續。同時教師也能通過輕松課后作業環境的營造,才能成功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減壓和降壓。小學數學教師要從設計形式和設計理念兩個途徑展開數學課后作業的多元化設計優化,最終為數學學科以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明娟.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研究[J].科教文匯,2016(22):101-102.
[2] 公會芹.核心素養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練習、作業分層設計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8(24).
[3] 李陽陽.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策略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156
[4] 張成寶.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外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