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旺海
摘 要: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多種學科相融合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文章對STEM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以改進語文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STEM教育理念;語文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1-0108-02
小學語文學習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知識的起點,對傳播中華文化、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開展,不同的教育理念逐漸應用于語文教學實踐中。其中,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多種學科相融合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教學觀念陳舊、以課堂講授為主、缺少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交流、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從樹立STEM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完善語文教學評價等方面,對 STEM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研究。
一、STEM教育理念的內(nèi)涵
STE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的教育,STEM即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是一種多元學習理念,以幫助學生塑造全面思考能力。STEM教育理念的宗旨是通過對不同學科的整合以及交融,讓學科之間互相影響,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運用到學習的過程中來。STEM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在教學中的運用,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梢哉f,STEM教育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這種教育理念與素質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STEM教育理念運用于語文教學的措施
1.樹立STEM教育理念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是將語文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教師在課堂上傳授語文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使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隔離開來。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忽視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語文教學方法,使語文教學與多學科融合。因此,教師要樹立STEM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其內(nèi)涵,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明確自己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如何做才能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以適應教學需要。學校要不定期地對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師運用STEM教育理念開展教學的能力。
2.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環(huán)境
在STEM教育理念下,教師要轉變語文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耐心幫助學生解決。在課堂上,教師要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這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運用STEM教育理念,實現(xiàn)多學科融合,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根據(jù)文章的描寫,學生很難想象到那種境界。為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和圖片,展現(xiàn)桂林山水的秀美風光,讓學生真實地體會到桂林山水的秀麗,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感悟、體會、想象桂林山水的秀美和神奇,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還要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表述出來,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結合不同科目的知識,講解桂林山水的優(yōu)美之處,以及桂林山水的成因。這樣既能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3.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單方面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知識的吸收者,而不是知識的探索者。這就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獨立的思考,成為儲存知識的容器,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改變這種教學模式,教師要將STEM教育理念運用于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時,教師可給學生留一定的預習作業(y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作業(yè)中,教師可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解決,從而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可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小組之間的競爭,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完善語文教學評價
STEM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同樣需要對學生及時進行評價。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積極開展教學評價。教師的評價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和學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對文章進行理解。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文章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比如,對那些自我認同感較差的學生,教師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對那些比較散漫、自我約束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應嚴格要求,培養(yǎng)他們遵守紀律的自覺性,讓他們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對那些學習好的學生,教師可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并為他們挑選一些適合的語文學習資料。教師要將STEM教育理念融入語文教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質、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習慣進行相應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向更高層次發(fā)展。教師還要讓學生針對閱讀內(nèi)容,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fā)。教師通過傾聽學生的表達,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鼓勵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幫助學生改進不足,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回顧和反思,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改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價,這樣能夠從多個角度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以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STEM教育理念倡導將不同的學科融合在一起,主張在某一個學科的講授過程中,可以融入不同學科的知識開展教學。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教師不僅需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還需要評價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促進語文教學發(fā)展,提高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