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


【關鍵詞】老年性陰道炎;臨床癥狀;心理狀態;臨床價值
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陰道炎在我國臨床過程中的發病率出現了大幅升高的趨勢,從而對我國女性群體的健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醫療人員指出,該病在中老年女性群體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總的來看,雌激素分泌量不足、營養不良以及陰道衛生不良是導致該病的重要誘因[1]。此外,相關調查顯示,吸煙也是導致該病的重要因素。在臨床過程中,基于傳統護理模式下,醫護人員往往難以有效實現對于患者的合理引導,進而不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充分好轉[2]。近年來,結合這一問題,醫護人員針對患者護理要點進行了歸納,從而有效推動了綜合護理干預在臨床過程中的應用。本文針對在老年性陰道炎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模式所取得的臨床價值進行了分析,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醫院收治的老年性陰道炎患者中選取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年齡57歲~70歲,平均年齡(65.25±1.45)歲;研究組,年齡57歲~71歲,平均年齡(65.31±1.5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做好患者
生命體征監測、進行藥物發放與使用方法說明以及及時解答患者疑問。
1.2.2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包括:(1)醫療健康知識宣講: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積極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老年性陰道炎的相關知識進行說明。(2)生活習慣護理:醫護人員應積極引導患者實現對于良好生活習慣的有效養成,確保其定期進行內褲的更換并對私處進行清洗。(3)不良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對于患者心理狀態的評估,從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便幫助患者合理實現對于緊張情緒的充分調節。(4)飲食護理: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對患者飲食結構的合理指導,從而確保患者每日營養的充分攝取,同時避免患者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食材,繼而為其健康的充分保障提供助力。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將患者臨床癥狀好轉用時、不良情緒作為觀察指標。其中,臨床癥狀好轉用時包括黏膜充血與外陰瘙癢改善用時;不良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評估,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不良情緒越明顯。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臨床癥狀好轉用時對比
研究組臨床癥狀好轉用時短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作為老年女性群體臨床過程中的常見疾病之一,老年性陰道炎對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的影響相對較大。總的來看,該病在絕經后老年女性群體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大量研究數據表明,老年女性群體雌激素分泌量不足是誘發該病的重要誘因。在臨床過程中,由于受到該病影響,患者陰道可出現瘙癢疼痛等癥狀,繼而不利于其日常生活的合理保障[3]。基于此,醫護人員針對患者護理模式進行了分析與探索,從而推動了護理工作的全面發展。實踐表明,通過綜合護理模式的合理應用,醫護人員可以進一步推動護理模式的細化,對于患者健康的維系具有良好的促進價值。
本次研究表明,通過綜合護理模式的應用,患者癥狀改善用時明顯縮短,不良情緒與護理滿意度指標均得到了合理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老年性陰道炎患者護理過程中,為了有效實現患者護理水平的合理優化,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綜合護理干預的合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