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梅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是農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農村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陷入了新的困境,如教師隊伍的教育資源配置較低、跟不上課改的步伐、教育理念陳舊等,對于此類問題,應當從實際出發,解析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困難,完善不足之處。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課程;小班化教學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在這個時期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可以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創新以及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重視英語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構建充滿趣味的小班英語課堂能夠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從而啟發學生學習的靈感。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觀念的落后、校領導的不重視
目前,教育部門所推行的學生素質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部分農村教師以及校領導的傳統教學觀念。具體體現在:(1)小學英語教師過分依賴英語教材,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2)過于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對各科整合不予重視;(3)突出強調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對于課程資源的探究意識比較薄弱。
偏遠地區農村小學的基層領導對學生的英語教育、教學了解較少。對此,應當全面增強和提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并且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改變校領導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使其真正重視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1]。
二、農村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發揮小班化教學的優勢,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地位
在過去的大班教學中,由于班級的人數比較多、規模比較大,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無法時時刻刻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因此會忽略部分學生的管理。而實施小班化教學,首先在人數方面,教師更容易進行掌控,并且更加井然有序。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設計多種教學方式,并及時創新以及完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實現高效
課堂。
(二)落實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班化教學模式與大班相比,教學的成本提高了,但是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升了,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取了更多的教學指導。對此,學校以及教師應當不斷改革創新,在新的理念下整合自身的經驗,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對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充分掌握一些與小學生溝通的技巧,提高自身的親和力,關心小學生,與學生多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可以充分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呵護以及關心。在日常生活中,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照顧學生,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處[2]。
(三)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成員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師應當為學生進行分組。在為學生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特點,不能只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此,教師在分配小組成員的時候,可以將不同優勢的學生分配在一個小組歷練。在整個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相互之間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進行互補,讓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帶動性格內向的學生大膽與別人進行交流,積極表達內心的想法;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合作小組學習中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更加有效地實現學生之間的互補,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My famil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并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小組表演:“Now, please introduce your mother.”“This is my mother, thats your mother.”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成長,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總的來說,想要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困境,不能只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對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以及完善,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進而充分發揮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優勢,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在未來學習中、生活中。
參考文獻:
[1]楊婧娜.借助“互聯網+”技術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探析[J].新課程,2021(22):133.
[2]魏四謝.自然拼讀法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40):157.
注:本文系課題“農村小學英語小班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編號:KTLX[2021]03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