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華
摘 要: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由于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特點,難以使學生的實踐能力發揮作用。基于這一現象,教師需要考查學生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動手能力,針對如何培養實踐技能,尋找更科學、更合適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動手能力;理論知識
由于學生初始能力差,實驗結果差,教師會把實驗教學變成講實驗,特別是課堂應用多媒體將實驗展現出來,學生就失去了動手的機會。所以,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已成為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讓學生獨立實驗,在實驗中將一些抽象的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同時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物理實驗的樂趣,物理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強化理論知識,創設具體情境
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實踐能力培養的前提,教師應意識到這一點,注重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公式、規律詳解,不僅需要學生深入了解,更需要學生了解其實際應用,從而在實際應用中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再者,教師不能全程講解,這樣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而且令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學生的上課時間要合理分配,教師的講解是一方面,學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探索也很重要。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影響。當然,也根據課程內容創造了與之對應的情景,一方面優化了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彌補了學生思維缺失的不足,使他們能夠更全面、透徹地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學生的自主性可以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等多個步驟來體現,為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此外,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互動環節,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掌握理論知識并為下一步教學提供指導,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投入物理學科的實驗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趣味化課堂教學,優化言辭表述
通過有趣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營造風趣幽默的物理課堂,一方面給學生一種放松和愉悅的感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良好印象,激發他們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更專注于學習,動手操作更主動。對此,教師應把興趣培養作為加強基礎知識后的一項重要工作。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教學內容。教師要挖掘更有趣的物理內容,或者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有趣的教學內容,讓枯燥的物理概念生動起來,讓靜態的物理現象動起來,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內容豐富,在此基礎上達到培養興趣的目的。二是教學方法。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基于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上大膽創新,如生活化教學,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借助現實生活來解釋現象,這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的學習會更加主動,而且,生活化教學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識,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我們還可以優化詞語的表達方式,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分組實驗,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傳統的小組實驗是大部分教師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操作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出發,也有部分教師展示數據,分析結論,然后讓學生去做。給學生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在老師簡單的動作后把數據湊到一起。結果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提高。小組實驗要勇敢地讓學生去做,首先讓學生做好前期工作,明確實驗目的、要測量的數據,并了解必要的儀器。當然,教師必須提前提醒學生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使用未知儀器前仔細閱讀說明書及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但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課后總結常見問題、嘗試失敗原因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人逐漸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大大提高,不能因為學生做不到就阻止他做某事,否則他永遠不會做。
總而言之,物理知識來源于實踐、指導實踐,讓物理學習貼近生活,讓學生勇于實驗,同時,教師應多觀察生活,開發實驗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鼓勵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進行一些有趣的實驗,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家磊.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黑河教育,2019(10):31-32.
[2]賀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19(26):122.
[3]顧曉磊.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