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宏偉
摘 要:當前社會是科學技術迅猛進步的時代,所以教育信息化成為時代的發展趨勢。將現代科技元素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增強語文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與直觀性,可以有效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且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還是落實新課改的重要舉措,因為教育信息化的方式既可以通過網絡和多媒體等資源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以外的知識,還可以打開小學生的文學思維之門,建立智慧型、思考型的語文學習模式。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聽、說、讀、寫活動,從而創建以生為本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新課改背景下,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語文教學,促進改革進程,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教師要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聽、說、讀、寫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直觀,讓語文課堂更具感染力,讓學生的情感狀態更加飽滿,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
一、借助信息技術組織學生展開群文閱讀
大語文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越來越多新的閱讀方式也出現在了語文課堂上,群文閱讀就是其中一種。群文閱讀模式下,教師會將多篇相關聯的文章組織在一起,然后利用多媒體加以集中呈現,從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多篇文章,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
如《少年閏土》,文章的作者是魯迅,魯迅一生寫作了很多文章,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閏土這一人物形象出現在了魯迅先生寫作的多篇文章中,比如《故鄉》中有中年閏土的形象。那么,教師不妨借助多媒體課件或者是電子白板呈現魯迅先生寫作的關于閏土的多篇文章,呈現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塑造的多個人物形象,從而讓學生全面了解魯迅先生的文筆特點以及他通過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情感。
還有《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等,都是紅色教育題材的文章,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是電子白板呈現相同主題的文章,如可以是小說《紅巖》中的片段,可以是紅軍長征中的《一袋干糧》等紅色文章,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革命烈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所做的貢獻,讓學生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二、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加強整理歸納
語言學科中的知識內容非常多,有基本的字詞知識,有語句、段落知識,有閱讀分析技巧,有朗讀技巧,有寫作方面的知識,還有口語交流等方面的注意事項。而且語言學習活動中,學生還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加強語言積累學習,所以他們就要展開一定的整理歸納。而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以及電子白板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系統性的知識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加強整理歸納。
首先,詞語方面的整理歸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主整理,將描寫秋天景色的詞語加以整理,將描寫春天景色的詞語加以整理,將含有動物或者數字的詞語加以整理等。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或者是電子白板加以集中呈現,引導學生展開對比學習。
其次,閱讀方面的整理歸納。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直觀呈現記敘文范文以及記敘文這一文體的知識點,包括記敘的方式、記敘的六要素、記敘文中常見的問題以及常見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等。
三、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學生之間是有個體差異性的,有的學生喜歡研究詞語和句子,有的學生喜歡閱讀童話故事,有的學生喜歡懸疑類偵探小說,有的學生喜歡寫日記,有的學生對經典故事非常感興趣。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呈現多元化的知識內容,能夠帶領學生走進多姿多彩的語言世界。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微課或者是學習類型的App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多元化的網絡微課,引導學生在課下加以觀看和學習。比如,網絡上有專門講解《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知識的微視頻,有專門講解歷史故事的微視頻,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觀看,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定時復習課堂上的微視頻知識。一般情況下,教師會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制作相應的微視頻,其中的知識內容是教材上的常規內容,所以學生要結合其展開定時的復習鞏固。因為復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科學復習可以讓學生查漏補缺,及時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是落實新課標的重要舉措,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加強閱讀,進行語言積累與良好習慣的養成,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石麗萍.“互聯網+”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插上騰飛的翅膀[J].寧夏教育,2021(Z2):70-71.
[2]李淑琴.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