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良好發展狀態下,小學語文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有許多方面需要優化。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對如何實現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優化方式予以討論。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優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做好以新課程改革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優化研究已成為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主要方向。然而,從當前小學首先要找到當前課堂存在的問題,并予以優化。我在充分分析個人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將工作優化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歸納,最終概括為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理解和知識應用等方面,并以此為切入點對優化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予以討論。
一、以多媒體為方法優化課堂導入
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實現對教學模式的優化,首要先優化課堂導入環節,因為課堂導入環節是課堂的開端,良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調動思維和興趣。考慮到學生的心智水平和興趣需求,我選擇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前導入,多媒體技術擁有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元化的特點,這些都與低段學生的心智發育相匹配,因此將其作為優化課堂導入環節的模式比較合適。例如,在進行《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時,我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了各種“雪地里的腳印”并設計了配對游戲,游戲中多媒體大屏被分為兩個區域,其中一個區域是各種雪地里的腳印,另一個區域是各種小動物的形象,如鴨子、小雞、小狗、小貓等,學生需要將腳印和小動物進行配對,看看他們需要多少時間能實現所有腳印的正確配對。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在多媒體技術的引導下獲得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游戲來獲得情感體驗的提升,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且有趣,課前導入環節的優化目標由此予以實現。
二、以游戲為模式優化教學
以游戲為模式的教學環節優化是低段語文教學工作優化的重要環節,也是直接影響低段語文課堂能否實現新課改目標的關鍵所在。對低段語文教學而言,其最關鍵的教育目標就是啟蒙,只有做好對學生的啟蒙,他們才會以更好的狀態 進行接下來的學習。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我選擇以游戲為模式對教學予以優化,以確保可以在完成對學生思維啟蒙的基礎上,實現寓教于樂的素質教育目標。例如,在進行《曹沖稱象》教學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我在課堂上將“稱象”的問題以游戲的方式予以展示,讓學生嘗試從游戲的角度去探究,找出在沒有“大秤”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對大象的稱重。在游戲過程中,我不會對學生進行任何的指導,但他們有需求我會盡量予以滿足。因為沒有學生完成游戲,所以他們都有些不太開心,這時我告訴他們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叫曹沖,他在1800多年前就完成了這個游戲,這讓學生都非常的意外和好奇,同時又特別想知道曹沖是如何完成游戲的,教學由此開展,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三、以生活為核心優化課堂訓練
語文知識部分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可以實現生活與課堂的有效關聯,讓學生可以在生活中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性學習,借助生活的表達方式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由此進一步實現對他們的認知啟發。從語文教學內容來看,以生活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可以在多個環節中予以應用,但我習慣將其應用到課堂訓練環節中,因為此環節能讓學生獲得更為真實的體驗,并讓他們感受學習的樂趣和價值。例如,在完成《雪孩子》的教學后,我專門帶領學生到操場上去堆雪人,游戲中學生要為雪人起名字,給它做鼻子、做眼睛,讓課文里的“雪孩子”真正進入生活中,成為學生的好伙伴、好朋友,讓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由此進一步提升他們對知識的認知、體驗,并讓他們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實現良好的啟蒙教育目標。
總而言之,做好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研究,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為語文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助力。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和創新,通過科學的方式設計出符合學生思維能力、認知興趣的教學模式,以確保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并感受語文知識帶給自己的豐富閱歷,從而實現小學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文燕.小學低段語文教學 優化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0(35):45.
[2]楊溢.知識可視化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設計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