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花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美術教育成為承載德育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創新力以及想象力,但就實際中學美術教學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就現階段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以培養學生美術興趣,提高其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培養興趣;策略
當前,在素質教育所倡導的現代教學理念深入實施的背景下,美術教學越來越開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但是在熱鬧的教學背后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以及現代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學設施存在不足以及教學單一、枯燥,學生缺乏美術學習興趣等。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采取以下策略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更新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教學,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環節該如何設計。在美術課堂中從學生的角度評價學生作品,以畫作是否能夠反映學生內心感受以及體現其創新性作為標準進行客觀評價,同時還要給予學生正向激勵,就畫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藝術性的方式進行批評指正,在尊重學生差異以及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讓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并及時進行修改。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將美術教育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融合,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美育的目的。
二、了解學生心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美術教育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生活經驗的過程,學生通過美術作品體現其思維特點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藝術創作沖動的環境,使學生產生表達情感與情緒的畫畫沖動,教師加以恰當引導,激發其學習熱情。在基本技巧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由的創造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從基礎畫作開始描摹自己所喜歡的事物,在達到一定水平時,再相應地提升難度,使學生在有層次的目標任務設計下體驗成就感。只有把握好學生的認知心理,做出正確引導,才能全面提升其創新能力。
三、以興趣為立足點,創新教學模式
不少教師把課堂作為美育的唯一場所,卻忽視了學生興趣的培養。在課堂中傳統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思想僵化,使學生無法充分展現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久而久之也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課堂教學方法更要體現生動直觀,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教學環境下敢于大膽想象,敢于創新,從而逐漸認識美術學習的特點,更為深刻地積累美術知識。學生通過對美術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增強他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如在引領學生學習雕塑藝術時,則是運用現有的條件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構圖能力,通過創設情境,不斷引導學生融情入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投入到美術知識的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而現在的教學模式需要選擇和設計適合開展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差異,開展分層次教學,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下,使學生更為精準地掌握美術知識。開展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年段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以多寫生、少臨摹這一模式去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初一年級學生可從簡單造型開始學習,逐步加深認識,在寫生訓練之后學習物體特征摹寫,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為學生展示生動素材,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對作品的感性認知不斷增強。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上課下的有效銜接,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如帶學生去野外寫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充分利用自己的美術技巧描摹自然,提升寫生能力,讓學生就地取材,利用空閑黑板進行黑板畫作的創作,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培養其對美術的感知力。
四、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要捕捉評價時機,對學生進行適時中肯的正向評價,激發學生的智慧潛能,面對學生的一些作畫思路以及創新想法,教師要給予其充滿正能量的專業性評價,如此讓學生正視自我,不斷樹立信心,開創自我個性,提升藝術素養。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學生熱愛美術學習的驅動力,教師要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專業的美術教學水平,引領學生領略美術的魅力,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使他們在美的世界里受到熏陶,得到啟發,學會分享,學會欣賞,主動創造更美的畫作。
參考文獻:
郭偉春.初中美術教育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興趣[J].藝術評鑒,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