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因此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教師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口語方面的教學,導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強。且傳統的應試教育不會對口語進行測驗,因此學生也不會注重這方面的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將口語表達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體現,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主要論述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相關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教學措施
在當前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聽、讀、寫方面的教學,導致很多學生的語文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但在新課改推進的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口語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傳統的教學問題與素質教育的精神不符,會失去教學的意義。學生在課堂上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還應注重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能利用簡單的口語進行日常的交流。
一、激發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對課本中的一些事物比較感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物體引入課堂中。例如,在教學《荷花》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荷花是哪個季節開的嗎?”有的學生認為荷花是夏天開的,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荷花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荷花,對荷花進行觀察。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接著,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述荷花的生長,學生發現荷花的顏色十分豐富,有紫色、紅色、白色、粉色等各種各樣的顏色[1],且適宜生長在池塘、淺水等環境中,對溫度和陽光的要求比較高。在學生對荷花有了初步認知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內容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荷花,積極參與到課文閱讀中,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二、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現階段在語文口語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教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對此,教師需要吃透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口語鍛煉教學。在教材中,每個單元最后都會涉及口語教學內容,這些內容能為學生學習口語提供幫助。教師可以結合口語交際的內容,根據單元主題,為學生設計口語交際的話題。為學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口語交際鍛煉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表達自己。在對單元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情境。結合以“圓明園是否應該重建”這一話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2]。通過激烈的討論,可以發現有的小組支持重建,有的小組不支持重建。這時,教師就需要保持中立,這樣學生就能積極發表他們的看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三、提供交際平臺,讓學生樂于表達
在語文教學中會涉及多種教學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其特定的價值。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重每個教學環節的開展,在其中融入口語交際練習,鍛煉學生的交際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組織演講或精彩的表演。利用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也需要注重在教學中設計游戲、競賽等能激起學生交流欲望的活動。這些活動的設立,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的同時,也能顯著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這樣一來,學生能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培養交際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養老院、福利院充當志愿者。這樣一來,學生的愛心得以培養,同時能增加他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口語交際能力[3]。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通過“激發口語學習興趣;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提供交際平臺,讓學生樂于表達”等各種方式來更好地開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惠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讀與寫,2021,18(25):54.
[2]朱萍萍.開口愛上“說話”:小學語文課堂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中外交流,2021,28(4):231.
[3]王愛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淺探[J].學周刊,2021(12):95-96.
作者簡介:劉彩紅(1977—),女,漢族,甘肅白銀人,本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