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焱云
摘 要:對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分析可知,傳統教學思維產生的影響并未完全消除,不少教師依舊采用傳統方式組織教學,對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厭煩情緒,這對教學效果產生的負面影響是較大的。若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必須針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確保學生能主動傾聽,并展開深入思考,這樣才能使學生感知語文學科帶來的愉悅,并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傾聽能力;深思品質;培養
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時除了要確保學生掌握豐富的學科知識,還要尋找可行的措施對學生的傾聽能力、深思品質進行培養,如此方可保證教學目標順利達成。教師展開課堂教學時要將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出發點,切實完成好教學創新工作,尋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徑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使其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一、加強課前導入訓練
若想保證語文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課前導入必須做到位。在展開小學語文教學時,學生傾聽能力、深思品質的培養是必須要予以提升的,而要保證這個目標真正達成,應將課前導入訓練做到位。教師應創造出貼近學生需要的傾聽環境,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進而使導入訓練的質量能大幅提高。學生所處學段不同能力也存在區別,尤其是接受能力明顯不同,比方說,在展開低學段語文教學時,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素材,引導學生對肢體語言加以運用,如此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進而保障教學效果更理想。而高學段教學則要依據教學需要來設計合適的試題,從而保障舊知鞏固目的順利達成,而且學生的學習意愿也會更強烈。
二、注重強化學生傾聽的意識
眾所周知,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時也要對此加以利用,針對傾聽意識展開培養,確保學生能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素質能力提升加以關注,在此基礎上針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保證傾聽能力培養目的能順利達成,如此一來,學生才會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對別人才會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并給予他人充分的尊重。傾聽技能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將傾聽能力培養融入課堂中,尤其是要保障學生增強傾聽意識,如此才能使學習效果更為理想,并為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問題情境促進學生深思
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對深思品質的培養加以重視,對教師來說,對教學內容予以優化是很有必要的,確保學生能主動對語文知識展開探究,并對相關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如此可以使學生智力水平大幅提高,學習意愿更強烈,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了解深思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可行的途徑來對學生進行引導,確保學生能展開創新學習,如此才能保障創新能力培養目的切實達成,學生擁有的綜合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當然,在對創新學習予以鼓勵時,問題的思考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由各個角度進行思考,如此可以保障學生掌握更豐富的知識,深思品質培養目的也能切實達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質疑能力也會得到提高,而且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也會逐漸形成,更為重要的是,可持續學習目的也能真正達成。
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小學生的年齡不大,自我約束能力較為薄弱,自主學習意識也沒有形成,其在認識外部世界時主要是通過模仿的方式。從小學語文教學來看,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來保障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若想保障學生的傾聽能力、深思品質的培養更具實效性,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是保障培養目標切實達成的關鍵所在。
教師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能保障知識講解更深入、見解更有深度,從而保障學生的學習視野得到拓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并對相關內容展開深入思考,這對深思品質培養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傾聽能力和深思品質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可喜的發展成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并革新教學理念,有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讓學生在傾聽中學會深思,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譚海洋.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J].中外交流,2021,28(1):1467.
[2]黃皓雯.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J].中外交流,2020,27(5):230.
[3]郭婷婷.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J].中外企業家,20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