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麗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許多寶貴的人文知識和精神文明,如愛國主義、行為禮儀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值得小學生深入學習,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豐富其人文內涵,促進其健康成長。但是,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探究新方法,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級活動;傳統文化
一、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及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認識不全面
許多學校和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全面,缺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沒有充分認識到在德育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作用,導致在德育中無法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總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理念會極大地影響德育的順利進行。
(二)德育方式單一,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世界充滿好奇,自制力較差,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保證德育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專業能力不足,教育方式單一,無法充分挖掘周圍的實際素材開展教育活動,只是單純地靠講授法展開德育。這種教育方式單調、乏味,大大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德育效果較差,德育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三)社會輿論影響小學班級活動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們對其的看法不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此項工作的開展。部分公眾認為,小學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智力培育方面,如加強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對學習技能、閱讀技能的培養;思想品德教育不適用于小學生,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小學生來說過于深奧,小學生年齡較小,還不能承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這不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這一系列社會輿論阻礙著小學班級活動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二、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德育教材相結合
我國小學班級活動教材主要包括各科教材及思想道德教育教材。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將德育與各科教材相融合,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在語文教材、政治教材等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系較為密切的學科中,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另一方面應在德育教材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教師可以適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故事融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講解中,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加深教師對德育內容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教師作為小學班級活動開展的關鍵人物,只有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如針對加強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開展一系列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講座等,幫助教師擴充文化知識儲備,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在德育中的引導作用,從而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
開展。
(三)主張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可以開展一系列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活動,幫助學生在理解思想道德理論知識的同時輔以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道德理念及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可以通過演小品等表演比賽,幫助學生深刻了解文明禮儀,讓學生將具體實踐與思想品德相結合,從而達到德育的實踐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可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又能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及正確的價值觀。但是此項工作仍存在許多實際問題,如學校教師不重視、認知不全面、德育方式單一落后等,因此,學校需要進一步探索德育方式,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創新德育方式,注重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班級活動中的滲透,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海燕.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班級活動中的有效滲透與傳承[J].新課程(小學版),2018(6):220.
[2]王露.解析小學班級活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好家長,2018(92):22.
[3]靳巍,李曉丹.淺談如何在小學班級活動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J].赤子,2018(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