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華
摘 要:當前背景下新課標教育改革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不再只是簡單地給學生傳輸知識,而是更加注重對小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德育等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以學生為本、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逐漸取代了生硬、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這不僅優化了學生對數學抽象性的認知,更鍛煉了邏輯思維與應用能力[1]。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含義
數學核心素養包括基礎知識、邏輯思維、實踐能力、應用能力、自主創新意識等多個方面,總結起來也就是全面綜合素質與能力。小學生對數學比較頭疼并不是因為有多難,而是數學抽象性、邏輯性思維強,學生缺乏對其內在含義的認知理解。教師在課堂上也只是傳輸知識完成教學目標,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缺少高效的知識滲透和合理的設計理念,導致小學生在核心素養方面比較缺乏。這就需要教師意識到核心素養教育的意義,把重點引到對學生學科素養培育方面,從而幫助學生落實學習基礎,拓展學習思維,感知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性。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教師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素養,合理轉換教學理念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下,教師作為課堂主體這一概念得到改變,學生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以此中心為主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和組織學生。這種默契的轉變不僅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責任感,與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相比較,更能有效指引學生主動學習,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小學生獨立思考、思維能力的發展。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多參加一些與核心素養相關的教育知識講座和培訓,或者是一些競賽學習,在比賽中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學習方法和技巧,在探索和思考中提高教學水平。還可以通過多看一些全國各地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吸取優秀課例的寶貴教學經驗,并借鑒良好的教學方法與技巧,進一步優化課堂質量,增強教學成效[2]。
(二)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最大化幫助學生理解分析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學習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教育方面,信息技術也凸顯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網絡化和多媒體化已經成了很多學校的基礎設施,合理有效地利用這些設備可以提升教學成果。在設計安排教學任務時,可以合理利用現代化設備和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章節內容時,因為這一節的內容具有抽象性,教師要通知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例如,可以通過相關課程的短視頻輔助教學傳授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課堂上,借助視頻對課程重難點進行剖析,并記錄這一知識點和題目類型[3]。讓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進行成果總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疑點,重點強化薄弱的知識環節。這對學生創建完整、科學的數學體系,以及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創建數學意識,利用開放的環境訓練學生思維
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可是對于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掌握學習的方向。如果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組織能力,就會影響課堂學習質量,導致課堂不能高效、有序地進行。
這個時候老師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游戲,通過組織學生玩數字游戲加強對數學知識的印象,經過游戲互動幫助學生開動思維并提高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鍛煉反應的靈敏度和思想的靈活性[4]。
此外,老師還可以組織一些話題討論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促進學生對提出疑問和反思行為形成一種意識,這對培養小學生的分析和估算能力有非常大的好處。鼓勵學生提出觀點和見解,也能間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構建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有深刻的意義。
三、結語
核心素養下的素質教育改革需要教師提高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力,關注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知識教育的重點培養。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所擁有的優勢,不斷反思改進教學模式,正確指導并啟發學生的素質教育,最大化實現教育與科學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廣楠.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電腦校園,2021(2):58.
[2]孟兆霞.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課堂數學活動途徑分析[J]. 卷宗,2021(17):302.
[3]錢晉萍.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課堂數學活動的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21(11):246-247.
[4]占小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路徑分析[J].文淵(小學版),202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