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雪
摘 要:綜合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堅持以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為指引,重視小學語文課堂的改革以及創新,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和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理念;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生活、學習的能力以及修養,主要體現在個人素質、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等方面。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從學生出發,強調學生的綜合發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積累語文知識,強化學生的言語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素質教育下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小學語文教學情況
從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部分老師的教學囿于傳統,且缺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識,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很多老師缺少對教學模式的研究,例如多媒體的巧妙運用、結合思維導圖的教學之類,只是按照固定的格式以及模板來開展教學活動,使語文教育的特點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更是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探究以及思考,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有部分老師在課堂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忽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利于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限制學生的思維以及能力發展,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二、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改進教學的必要性
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老師運用相關教育策略來落實其理念,徹底打破了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
堅持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主,引導學生在課堂探究、思考、學習相關語文知識,促使學生感悟文字里蘊含的奧秘,探究相關文化,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文化的熏陶,使之能得到綜合的發展。為落實核心素養理念教學策略,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加強對教學方式、環節、環境等的研究,豐富教學形式以及內容,促使學生深入學習以及探究文化,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最后,結合核心素養理念改進語文教學,老師從個人修養、家國情懷等方面去拓展教學內容,讓語文教學更加有深度、寬度、層次感,讓學生在課堂中一步步走進語文世界,探究我國文化。
三、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核心,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1.合理設計學習情境
結合語文教學內容,老師應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想象、理解意境描繪的畫面,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全新的教學體驗,將語文特色凸顯出來,
引導學生去探究。老師應深入研究語文教材,加強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根據課文來設計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時,老師可把多媒體運用起來,在課前準備時通過信息技術去搜集一些有關大自然的聲音,如蛙鳴、猴啼、鳥叫、風的聲音等,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播放這些素材,構建自然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感受這些聲音的美妙,讓語文知識和學生產生共鳴,促使學生了解自然的神奇。老師還可以借著周末、假期帶著學生去附近的公園、景區去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身臨其境,對比課堂的教學,引導學生分析課內學習和親身經歷的不同,使學生對比學習法,提高教學的效果。
2.了解學生情況,巧妙設計教學問題
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老師應善用語文教材,巧設教學問題,將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如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老師在教學中提問:為何要進行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方式以及影響是什么?最后的結果是怎么樣的?繼而讓學生在課堂探究這些問題的同時梳理課文內容的結構,引導學生更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以及理解。
3.合理設計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設計,是落實核心素養的具體步驟。對此,老師應重視對教學模式的研究,像“翻轉課堂”“生態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及研究,不斷改進教學,使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探究相關的知識,促進學生的進步。同時,老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學目標的落實,如閱讀教學中,將文章進行總體上的分析,讓學生從語文結構、內容、情節開始,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全面解讀全文;并借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像重點句子的批注、經典名句的摘抄等。
總之,核心素養理念下,老師應摒棄以應試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語文知識,體驗文字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范雪偉.試論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策略[J].新一代(理論版),2020(1):207.
[2]姜抗.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2019(11):8.
[3]劉虎.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