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蕾
摘 要:音樂在小學階段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音樂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能助力于學生之后的成長成才,此外音樂是人類語言表達的一種特殊形式,音樂教學可以向學生傳播音樂知識,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抒發良好的情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圍繞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音樂游戲;小學音樂;應用
一、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游戲教學法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游戲的設計能夠得到學生的關注和喜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首先,教師要把音樂游戲和音樂知識結合起來,讓二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不要忽略了二者之間的聯系,否則會使游戲教學過于突兀也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發育情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音樂基礎,在設置游戲時合理設置難度,把游戲難度調到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照顧到全班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學生都能夠進入游戲狀態;其次,游戲設計必須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體現寓教于樂的思想,教師要加強對游戲細節的把控,讓音樂游戲作為音樂學習的手段,也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的流動和旋律的起伏。根據節奏的變化調整游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旋律、節拍、速度等音樂基本要素進行辨識,訓練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能力,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高低音分辨游戲,讓學生提前準備幾個瓶子,將瓶子里裝不同重量的水,讓學生用小木棍敲擊瓶子,感受每個瓶子發出的不同聲音,通過這樣的小游戲分辨高音和低音,在講課時,教師如果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采用游戲教學的形式就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除了高低音的分辨游戲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打擊樂游戲,準備密閉的盒子一個,在盒子中裝有打擊樂器,讓學生伸手觸摸,感受形狀并猜測樂器的名稱,之后再用學生猜測出的樂器為學生演奏歌曲,這些游戲都是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能發揮游戲教學法的真正作用。
二、加強對音樂教材的研究
教師在使用游戲教學法時,要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研究把握游戲教學的大方向,這一點非常關鍵。音樂游戲是音樂教學的輔助手段,在運用時不可喧賓奪主,還是要圍繞教材內容,緊扣教學大綱,在設計游戲時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教學的魅力,讓學生自主加快音樂知識的學習速度,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要把音樂知識和游戲教學相聯系,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迸發出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此外,需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配合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還有待發展,以合作的形式加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能更好地推動游戲教學的進行。比如,在教學歌曲《粉刷匠》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進行分組,讓每個小組完成必要的任務,讓組內成員積極配合,相互鼓勵,共同完成游戲。這樣的形式有利于鍛煉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與此同時,音樂教學游戲的設計不要局限于教材,而是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把課程設計成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發揮的活動性課堂。比如,在歌唱教學中設置音樂游戲活動,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歌唱水平,消除畏懼心理和緊張感,在游戲活動的設計中,可以把樂器、舞蹈和歌曲三者融為一體,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又如,可以在課下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你最喜愛的一首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和游戲中講出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及喜歡的原因,在不斷討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可以以分組競賽的形式玩找朋友游戲,教師選出一些學生將音樂的音符做成頭飾戴在頭上,之后讓小組成員參加比賽,準確地唱出同學頭飾上的音符,哪位學生認識的音符數量最多、最準確,誰就獲勝。幾個游戲環節結束之后教師要回歸課本,帶領學生完整地再認一遍樂譜,科學地進行教學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通過音樂游戲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還要加強對音樂教材的研究,全面彰顯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郭伶俐.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32):58.
[2]馮梅.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1(2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