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德禮
摘 要:從設置課堂前置問題、引入生活實際問題、設置重點釋疑問題、引進課堂總結問題等方面對問題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問題教學法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問題式教學法;實施策略
在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質疑精神的現代教育語境中,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性得到了凸顯。而對其在語文課堂中的實施策略進行研究,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創造生動的語文課堂環境,促使學生能從自主愿望出發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此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生機。
出于以上目的,接下來將對問題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實施策略進行分析。
一、設置課堂前置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是當前小學教育中的重點培養目標,這一點在語文教學中也有所體現,而在應用問題法開展語文教學時,在課堂開始前設置問題,則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有效手段。因此,為了滿足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可以設置課堂前置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更全面、客觀地分析文本內容,并
在此探究過程中產生獨特的感悟,從而完成自主學習任務。詳細地說,教師可以在學生預習階段,為他們設置探究問題,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搜尋問題的答案,為課堂教學做準備。例如,在《司馬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設置前置問題“文本中描寫了什么事件?主人公司馬光在事件中表現出了怎樣的品質?”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會對文本進行分析和解讀,根據問題完成分析和探究的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增強問題教學法的使用效果。
二、引入生活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力
學生的學習活力指的是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只有他們在課堂中保持活力,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以他們的生活經驗出發開展問題教學,則是激發他們語文學習活力的絕佳選擇。因此,為了使語文課堂保持活力,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方法時可以引入生活實際問題,以學生的生活回憶和生活經驗作為教學切入點,讓學生將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以此達到提升學生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產生學習活力,教師可以從他們的實際生活出發引入問題,
如“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是母愛?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你與母親發生的真實事件,事件中如何體現了母愛?”通過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調動起實際的生活經驗,回憶自己與母親之間的往事,而在思考和回憶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熱情也被激發。
三、設置重點釋疑問題,發展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綜合思維能力指的是學生調動自己的語文思維、生活思維、實踐思維等多種思維解決同一個問題,而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往往存在著一些重難點問題,這些問題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也為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為了發展學生的綜合性思維,教師可以創立重點釋疑問題,讓學生對重難點問題展開深入思考,促使他們調動已有知識和實際經驗解決問題。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中提取出教學重難點,并以重難點為依據,創立問題框架、填充問題內容,在課堂教學提出并引導學生思考。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學中,教師探索出教學難點為:感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然后據此創立問題:閱讀教材文本,體會文本中事件的發生過程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在哪里?通過創立以上問題,學生會對文本進行全面閱讀和深入分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充分調動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以此完成解答問題的任務。
四、引進課堂總結問題,提升學生的質疑反饋素養
質疑精神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培養目標,如果學生具備質疑和反饋能力,他們就能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以恰當的方式彌補不足。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質疑、反饋素養,教師可以引進課堂總結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促使他們回憶課堂教學內容,以此完成總結和反饋的任務。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本文中講述了什么事件?事件分別表達了怎樣的精神內涵?”然后學生根據總結性的問題,對課堂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和匯總,找出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以此提升質疑、反饋素養。
從上文的分析和總結中不難看出,問題式教學法是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教學手段,它不僅能為課堂增添活力,還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漸認識到語文知識的本質和內涵,從而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尚紅霞.基于問題導引的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研究[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0):99-100.
[2]張芳.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數碼設計(上),2020,9(1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