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慧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提高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整本閱讀有《魯濱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等內容,相比節選閱讀,整本書閱讀更加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閱讀理解,為提高整本書閱讀質量,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讀寫結合、多元評價的方法,幫助學生梳理閱讀線路,促進深度學習,提高閱讀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
一、借助思維導圖,梳理閱讀線路,提高思維能力
整本書閱讀內容比較豐富,需要學生分析的事情、人物眾多,要想理清作者所表達的核心情感,對整本書的整體走向、人物、事情發展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是前提,這就考驗到了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思維導圖作為思維可視化的工具,既可以促使閱讀內容明朗化、閱讀線路清晰化,又可以幫助學生合理安排閱讀計劃,提高閱讀的高效性。例如,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整本書閱讀內容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從整體引導學生感知文本內容,深入創作背景、作者、人物經歷、主要人物為分支,構建閱讀概況,如:
通過思維導圖的直觀呈現,讓學生在閱讀整本書之前對整體概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使其根據導圖從創作背景、作者、人物經歷、主要人物入手分析,思考魯濱遜遇到了哪些磨難,在小島經歷了什么,魯濱遜心態有什么變化。深入人物關系、人物經歷進行閱讀思考,提高閱讀思維能力,使其理清閱讀線路。
二、滲透讀寫結合,促進深度學習,提高理解能力
任務一:鎖定作者,走進馬克·吐溫,搜集有關《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創作背景,然后鎖定書名,明白“記”是什么意思。
任務二:抓住人物,探索故事,引導學生讀寫結合,一邊閱讀一邊構建人物關系圖,理清人物在故事發展中的作用。
任務三:盤點故事,梳理情節,以寫為輔助,用精練的語言概括湯姆的主要歷險經歷,完善故事情節。
三、實施多元評價,分享收獲感悟,提高鑒賞能力
評價作為反饋信息的一種方法,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評價讓學生多角度、多視角分析人物、認識故事發展,這樣既可以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又可以提高閱讀鑒賞能力。通過多元評價的實施,在多主體、多內容、多方法點評互動中,提高對文本內涵的認識,指導有效閱讀。
四、結語
整本書閱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相比單篇文章閱讀,整本書閱讀更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通過思維導圖、讀寫結合、多元評價的方法,幫助學生梳理閱讀線路,促進深度學習,提高閱讀感悟,從而提高整本書的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琳.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0(24):60-61.
[2]唐雅琴.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1(2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