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靜
摘 要:在新課改教學實踐中,快樂教學方式不斷被引入課堂教學實踐中,游戲教學法逐漸受到了教師的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度采用游戲教學法,有利于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枯燥的課堂變成學習的樂園。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語文教學
兒童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具有不斷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興趣來決定注意力是否集中的特征。傳統利用教材進行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和枯燥,不太符合小學生的特征,所以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根據學生特點來靈活應用游戲教學法,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
一、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不但可以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使他們主動融入課堂求知的海洋中,還可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可以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使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在教師身上,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通過游戲環節將知識更加深刻地記憶在腦海中。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具有故事性或劇情性的課文時,可以開展課堂活動,組織學生挑選課文中的角色并扮演角色進行課堂小劇場的演出。在這種情境體驗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可以通過實踐來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內心活動和情緒,在學習課文時更容易理解課文所蘊含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準備瓶子并收集一些石頭來進行課堂游戲,首先讓學生猜測多少枚石頭才可以使瓶子中的水上升到瓶口,隨后通過學生的實踐來進行證明,并選出猜測數量與實踐數量最接近的學生進行獎勵。課堂游戲不僅讓課堂一直處于愉快積極的氛圍下,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證實課文中的內容,并通過自己對烏鴉將石頭放入水瓶中后成功喝到水的實踐來獲得滿足感,從而更好地理解烏鴉遇到困難也不放棄,并且利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的精神,明白堅持不懈和智慧的重要性,完成課堂中的教學目標。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以自己的興趣為主,所以傳統古板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恰當游戲活動,提出一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快樂互動的環境中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例如,在進行字詞教學中,由于在學習寫字的過程中對筆畫的單一重復會導致學生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分散,并且對同一教學過程的多次重復會產生疲倦感,從而對學習喪失信心。這種枯燥的課堂知識會間接造成教學模式過于死板,使學生認為學習是一項負擔較大的任務,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在學習筆畫的過程中開展游戲,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兩人一組并為每個組布置相同數量的漢字,然后互相用手指在對方的后背上寫字,猜出的正確答案最多的小組獲勝。在這一游戲中,學生在用手指寫字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自己對漢字筆畫的印象,還可以加強與同學之間的默契和交流,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和實踐性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性。
三、合理應用游戲教學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地使用游戲教學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同時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但沒有結合課文內容或過于使用游戲教學法的趣味性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反而會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負面影響,因小學生活潑好動,如果在語文課堂中游戲活動過多,很可能使學生的重心轉移到游戲中,無法完成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應用游戲教學法時,首先要明確游戲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要利用游戲規則來保證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也遵守課堂紀律。同時教師在設計游戲環節時,要將知識的重點融合進游戲當中,達到學生通過游戲可以掌握知識重點的效果。并且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確保每位學生的參與性,要組織性格開朗的學生帶領性格內向的學生一同參與游戲,并且在游戲結束的評價環節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對于游戲獲勝的學生要進行適當的獎勵,對于游戲沒有獲勝的學生要進行鼓勵,并且同樣給予積極的評價,通過合理的游戲教學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靈活地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活躍語文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開展游戲活動,才能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星麗.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靈活應用游戲教學法的方法研究[J].文理導航,2021(3):64.
[2]楊子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靈活應用游戲教學法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