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云
摘 要:傳統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教育界紛紛探究如何創新教學模式,改善傳統教育理念下的教育現狀。而趣味田徑是素質教育改革下,體育教學中新興的教學手段,其主旨是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有效的體育學習。
關鍵詞:趣味田徑;小學體育;師生關系
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開展,是小學田徑體育運動項目的創新再開發,將濃厚的趣味性融入田徑體育運動中,讓小學生可以在有趣、好玩、安全、高效、協作的狀態下積極參與田徑體育運動,很好地改善了當下小學田徑體育教學枯燥乏味的教學現狀。趣味田徑教學模式的產生,是當下我國課程創新再開發的重要典范,
對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增強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趣味田徑教學的應用特點
(一)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
小學生在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上仍處于初期階段,所以學生的好奇心十分強烈,并且十分愿意參與一些群體類活動。因此,小學生會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更喜歡通過集體活動的參與來實現自我探知的需求。對此,當前所應用的田徑體育教學,通過趣味性的教學形式融入,
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在群體活動的參與下,就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田徑運動的熱情。同時,趣味性體育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能夠以添加體育項目活動和教學內容為主來實現學生的興趣心理,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快速愛上體育運動,而且也能夠降低學生的厭學心理,更能夠降低學生對陌生或難度較大體育運動的抵抗性情緒。除此以外,對學生來說,學習最大的驅動力就是興趣。為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開展趣味田徑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多組織幾項活動內容,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學習,這樣就能規避強制性鍛煉而帶來的弊端,而且也能實現通過體育活動來讓學生進行體能成長,從而為學生的興趣累積和技能提升做好保障。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充分掌握趣味田徑教學的方法,而且要理解學生的興趣點,充分尊重學生的生長規律和發育規律,以此才能將教學內容有效融入體育課堂中。教師在實際開展趣味田徑活動時,必須要認真研究本學期的課程內容,更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還要學會如何實現將體育教學項目內容與學生的獨特個性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內容適用于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此同時,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模仿能力十分強,所以,教師在做一些規范性動作時,必須要保證自身示范性動作的規范性,并且也要保證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活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真正使趣味性課堂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三)不受現實場地的約束限制
在當前階段,為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推行素質教育,對體育學科來說,也由過去的冷板凳走向大眾視野,并實現在學科教育中獲得全面重視。因此,很多小學在進行現實改革的過程中,針對體育學科給予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從而通過全面性擴展來實現對體育學科教學教具以及教學場地的不斷優化,這使得體育學科的教學越來越便利。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雖然擺脫了過去乏味的體育教學運動方式,但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畢竟,隨著體育機械設備的問世,室內體育教學成為當前的主流,學生可以在安有空調的室內場地進行體育訓練,更能夠實現利用體育器材獲得全面性成長。但是,這一點上其實并不符合小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因為學生需要通過不斷地探索來實現自我成長,在大自然環境中更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此,趣味性田徑體育課堂不僅可以在室內進行,更能通過室外教育進行整合,以此在保障學生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全面成長。
(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趣味田徑體育教學能夠有效通過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品格,更能在運動之后以拉伸放松為主,保證學生的機體活性,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累積并獲得自我突破。在長期的體育鍛煉下,學生的注意力會有所提升。畢竟,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學生不能夠專注地參與體育活動,就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田徑運動有集體項目和個體項目,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在個體項目內,學生可以積極展示自我,從而樹立目標意識,而在集體活動中,也可以通過與他人配合來實現團隊發展,從而打造良好的集體意識,
更能夠在體育競爭時真正利用競爭關系來獲得自我發展,并以他人為榜樣進行自我提升,這都有助于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
二、強化趣味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
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模式下,田徑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學生的實踐卻嚴重忽視了體育運動趣味性對學生的重要性,而小學田徑教學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田徑教學失去了參與的積極性。而趣味田徑體育教學的有效實施極大地改善了當下小學田徑教學的現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小學田徑體育的教學成效。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強化對趣味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且加強對趣味田徑體育教學的正確認識,通
過不斷改善和創新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有效地利用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從而深化小學體育教學理念,增強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體育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必須針對趣味田徑體育教學模式形成良好的科學意識,打破傳統教育理念下對田徑運動所產生的誤區,通過豐富多樣的趣味元素有效地豐富和創新小學田徑體育教學,讓小學生對田徑體育有一個全新且全面的認識。
三、充分完善趣味田徑的教學設施
趣味田徑對小學體育田徑教學來講具有重要的改革和創新意義,同時,對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趣味田徑教學的過程中對體育設施的要求很高,所以,這就要求充分完善小學體育教學設施。因為小學體育田徑教學設施的不完善,極有可以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不僅是學校方面,小學體育教師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優勢和合理的創造力,從而推進小學體育趣味田徑教學的有效開展和實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趣味田徑教學設施的自主手工制作,帶領學生利用一些科學環保的材料,嘗試運用手工制作的方式來完善趣味田徑的教學設施。這樣不僅可以帶領學生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并且還可以積極地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這種趣味的自主制作教學設施的模式,既實現在了有效的資源無限的創造可能,同時還提升了趣味田徑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四、有效運用趣味田徑的教學器材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離不開體育設施的支持,同時,小學趣味田徑的教學活動也離不開體育器材的支持,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在選擇體育器材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情況以及教學需要,從而選擇更具安全性和實用性的體育教學器材。而小學生趣味田徑體育教學的常用教學器材有軟式標槍、十字跳板等,這些趣味田徑常用教學器材對學生既能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同時對趣味田徑教學的有效開展發揮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而傳統田徑教學器材中標槍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因為標槍的制造材料都是鐵的,并且標槍的槍頭非常尖銳,所以很容易在使用的過程中誤傷他人。而現在隨著安全教育理念的深化發展,軟標槍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傳統田徑教學器材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缺陷。
五、融入趣味示范增強學生趣味感受
傳統的小學田徑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過于平鋪直敘和刻板,所以對學生來講無法引起學生的積極關注,也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而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通過有效地強化教師以趣味性的方式進行田徑運動相關動作的示范講解,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田徑動作的學習興趣。而這種融入趣味示范的教學模式,有效增強了學生在田徑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感受,讓學生更愿意去學習、去訓練,并且對學生強化自身動作的標準性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跑步的標準動作時,擺臂應該怎么做、跑步的過程中為什么利用腳掌向后發力,而為什么跑步的過程中大腿和小腿應該要保持彎折的狀態。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如鴨子走路的時候為什么會左右搖擺、為什么袋鼠的蹦跳能力那么強,通過這些有趣的比喻和實例的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田徑運動中的知識要點,并且還能夠保證課堂的趣味氛圍。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體育教學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強健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既可以增強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愛好,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小學體育教學
質量。
參考文獻:
王福東.趣味田徑項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4(18):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