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瑜
摘 要:語文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以及日常的理解交流。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傳統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讓學引思”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種現代化教育模式,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顯著效果。基于此,系統闡述了“讓學引思”的概念、意義以及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讓學引思”;小學語文
伴隨著社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思維方式與以前產生了極大的不同,在課程改革進程中,摒棄了傳統教學中對書本知識的枯燥講解,倡導將學生轉變為課堂的主人。“讓學引思”,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走向高效。
一、何為“讓學引思”
“讓學引思”的根本目的就是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方式,將“教師在課堂中直接對學生教授本節課知識內容及重難點”轉變為“學生將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拿到課堂中,教師進行及時的答疑解惑”。這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著本質的區別。“讓學引思”具體體現在以下
幾點。
1.提出問題
教師要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消除學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
2.明確課堂任務目標
教師在備課時要明確本節課要求學生達到的任務目標,保證任務數量的合理性,并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帶領學生在課堂中更全面、立體地理解、吸收、掌握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3.精心設計教學
精心的教學設計是進行有效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要精選合理的教學內容,巧妙構思適合學生學習和文本特點的方法和途徑。
例如,在讓學生對某篇文章的人物情感進行分析時,引導學生進入文章情節: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二、“讓學引思”的意義
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需要對知識進行反復的機械識記,這一做法最大的弊端是:盲目記憶,導致對知識內容并沒有真正理解,以至于學習效果欠佳,更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引思”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人翁,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鑒賞、評價、運用,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恰當使用“讓學引思”,創設多種有趣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達到創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如何進行“讓學引思”
為實現“讓學引思”,在課堂中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自主地學習,自信地活動。為了“讓學引思”能落地生根,可以采取以下兩個方法。
1.創設相關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在課堂中適當地創設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情境,在進行教學內容講解前拋出問題帶領學生思考,緊接著通過講解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討論,以此找出該問題最準確的答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貓》一文時,可以讓有過養貓經驗的學生分享自己與寵物的趣事,通過實例來激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情感。
2.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容
隨著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現代化教學手段也在積極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用于相關文章文本、課件的播放。教師通過編輯文本、配樂、動畫等多種形式來補充、豐富課本知識,刺激學生感官。
例如,《祖父的園子》一文中出現了許多植物,為了讓學生更深層地體驗到作者的情感,教師可以查閱相關視頻進行多媒體播放,讓學生在視頻中自然融入課堂教學,同時豐富課堂內容。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讓學引思”的作用,并積極應用于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根據時代變化以及學生個體差異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激發出來,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思維及學習語文的習慣,全面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卞德岡.從“讓學引思”看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之構建[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7):68.
[2]周慶豐.讓學引思,引導語文課堂漸入佳境[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