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娟
摘 要: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往往與錯誤相伴。正是這些錯誤暴露了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加強對錯題的研究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簡單闡述了大單元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小學數學錯題的有效利用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大單元視域;小學數學;錯題;有效利用
大視域教學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雖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原有的單元教學為基礎,但卻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對學科內容的整體情況進行準確的把握,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更加完善、健全的知識體系,將各部分知識內容有機地結合到一起。而在大單元視域下加強對小學數學錯題的利用,就能夠準確地找出學生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并在引導學生對掌握不熟練的知識點加以鞏固的前提下,輻射到其他知識的鞏固與復習。
一、大單元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特征
(一)關聯性
在大單元視域下,小學數學的關聯性特征愈加突出。無論是各個章節之間,還是理論知識與現實問題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等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利用好這些關聯,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非均衡性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大視域教學不僅僅要依靠課堂,還要將課外空間利用起來。例如體育館、博物館、公園等,都可能成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平臺。由此可見,大視域教學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學呈現出一定非均衡性的特點,不再局限于校園課堂之中。
(三)生長性
大視域教學的關聯性、非均衡性特征就決定了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創造性,對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都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對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予以更多關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這就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使教師和學生都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二、大單元視域下小學數學錯題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抓住錯題契機,激發學生思考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做錯題目的情況,其背后也有多種原因,有時是由于粗心大意,沒有認真審題;有時是由于對知識掌握不夠熟練,不能綜合利用知識。總之,錯題能夠直接地將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薄弱環節暴露出來。因此,教師應當抓住學生錯題的契機,引導學生加強思考。
(二)掌握錯誤內容,進行內容拓展
當學生出現錯誤以后,教師應當避免直接對學生加以批評,而是要引導學生對錯誤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探究,促使他們不斷思考,從而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并更熟練地掌握知識內容。例如,當教師在課上提出一些問題時,學生如果沒有給出正確答案,教師也不應當直接給出正確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思考過程,并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思考的薄弱之處,適當地進行內容拓展,與以往的習題聯系到一起。
(三)利用錯題信息,引導學生對比
錯題一直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學習資源,也是幫助他們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養成整理錯題本的習慣,讓他們不斷回顧自己知識體系中的薄弱之處,從而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錯題內容加以掌握之后,要積極激發學生的思考。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將錯題與其他錯題進行對比,總結出自己經常犯錯誤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幫助他們積極進行反思,從而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準備,盡量減少錯誤的發生。
(四)總結錯誤類型,樹立學習信心
學生在經常做錯題目以后,難免會產生畏懼、不相信自己等負面心理,這不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后續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引導他們對錯誤類型加以總結,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哪一方面更容易出錯,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提高,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另外,對于性格較為內向或者較為自卑的學生,教師也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正常現象,不能因為一時的錯誤就否定自己的學習成果,而要積極解決問題,總結錯誤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夠從錯誤吸取教訓,最大化地減少錯誤發生。
總而言之,在大單元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學錯題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錯題一直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寶貴的資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行查漏補缺,為后續初高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提高對錯題利用的重視,實現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李彩霞.試論小學高段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措施[J].考試周刊,2021(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