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劃
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加強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發展下,依據學生情況進行閱讀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一種趨勢,也是更好地促進小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實踐和創新方法的探究,就要重視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能力發展,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方法
小學閱讀教學要發展和創新,就要依據學生的情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閱讀學習可以有效地提升,同時,還可以使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在實踐中得到一定的創新與發展。
一、創設積極、健康的閱讀環境,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閱讀
在良好的語文閱讀環境中,學生的心理可以受到積極、健康的影響,進而進行積極、主動的閱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也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主體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態度進行閱讀。學生在開展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一定的思考與探究,進而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閱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實際上也就是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例如,在《鳥的天堂》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課前搜集鳥的相關資料,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將與鳥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在學生對其進行觀看的過程中,就可以使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被激發出來,然后教師向學生進行一定的提問。如有鳥的地方美不美?在今天的課中我們將會一起學習閱讀《鳥的天堂》。在這樣的引入中,就可以順利進入課堂的教學內容中,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也會被集中在這個過程中,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
二、問題式的情境導入,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多思考
素質教育要求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進行一定程度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發揮好引導作用。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通過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依據問題逐層進行閱讀知識的探究。教師在進行問題式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準確把握設計問題的原則,即問題設計要有一定的引導性和開創性,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進行積極的閱讀學習。
例如,在《山居秋暝》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進行提問:在聽過這首詩之后你產生了什么樣的感受?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進行引導:這首詩的首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即根據自身設計和引導的情況,逐步拋出問題,有效引導學生。
三、尊重學生個性,充分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考慮到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的培養情況,在教育的發展中常常會凸顯學生學習中千篇一律的現象,缺乏一定的創造性和想象性,因此,教師要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也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方式,促進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的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的閱讀,或者建議學生開展自主性的閱讀,依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個性化差異進行閱讀教學,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與發展自己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平等地和學生進行相應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密切的交流提升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認識。
四、豐富閱讀的形式和資源,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發展創造思維
閱讀教學不是單純地去讀、大量地去讀,而是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的思考,對閱讀的內容進行理解和體會。閱讀教學進行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比較豐富的閱讀資源幫助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也可以創新閱讀的形式,加強學生的體驗,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發展。
例如,在進行《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一課的閱讀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圖片進行情境的導入,課件出示老虎的圖片,然后進行提問:在你們的印象中,老虎是怎樣的?交流過后,再展示關于課程中老虎的視頻,引導學生:請大家說一說在視頻中你們又看到了怎樣的老虎呢?
通過豐富的資源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五、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還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多進行經驗的總結和歸納,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出更多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