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 勵效杰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普適性日趨變強,社會對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樣性日趨豐富,現代高校建設方向得以精細分化,隨之而來的是高校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競爭優勢普遍較弱。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分為資源優勢、戰略優勢、技術優勢、文化優勢、自新優勢五個要素和三個層次。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具備開放性、遠離平衡態、非線性相互作用以及漲落等耗散結構的四個特征。為競爭優勢的進一步演進提供理論基礎,為遠離規律、發展緩慢的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加速演進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競爭優勢;耗散結構
一、前言
本文擬使用耗散結構理論對競爭優勢開展研究在方法論上是具有創新意義的。耗散結構理論誕生于19世紀60年代。耗散結構指非平衡的系統與環境外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系統內部要素間進行非線性作用,進而生成的自組織有序狀態。深入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里層結構,分析內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及耗散結構特征的研究鮮有報道。本文使用的耗散結構理論可解釋競爭優勢的特征,為其進一步演進提供理論基礎。
二、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內涵
院校建立利用競爭優勢,在業內得到充分的肯定,從而在同行圈內被廣泛借鑒和效仿,引起上級管理部門的重視并占據重要的工作地位,樹立起較好的口碑,當再有獲取各種資源的機會時,競爭優勢自然突出,形成“競爭優勢——聲望——競爭優勢”的良性循環。
基于學術界對競爭優勢概念的理解,我們認為,高職院校的競爭優勢應該具有下面四個方面的內涵:①競爭優勢是綜合優勢,而非單一的某種優勢。②競爭優勢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發展,是能力、視野、組織等多方面素質的長久沉淀和高效結合。③競爭優勢并不是長久持續、一勞永逸的。④競爭優勢的建立和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
結合高職教育的特性,可以認為,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就是將構成要素有機結合,通過建立并執行制度規定來發揮作用,并使用定期評估進行轉型升級,發揮出優勢余量,以獲得更為持久的綜合優勢。
三、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要素結構
從系統論的角度而言,競爭優勢由許多要素構成,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整合和重組實現。高職院校競爭優勢能實現從原有狀態至新狀態的突破性演進,與競爭優勢要素的組成和結構密不可分。
四、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演進的耗散結構特征
運用耗散結構理論,分析高職院校競爭優勢耗散結構特征是有必要的,為遠離規律、發展緩慢的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加速演進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正是具備了這四個特征,具體分析如下。
(一)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開放性
深入開放是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演進的前提,貫穿了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演進過程。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演進資料須不斷“攝入”和“排出”。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具備耗散結構特征之一是開放性。
(二)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遠離平衡態
從競爭優勢內部、不同競爭優勢之間、高職院校處理能力等角度來看,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狀態是有條不紊的動態狀態,是遠離平衡態的。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具備耗散結構特征之二是遠離平衡態。
(三)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內部要素的非線性相互作用
三個層面非線性相互作用將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最為細小的變動累積成巨大變化甚至演進。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具備耗散結構特征之三是非線性相互作用。
(四)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漲落
漲落存在于微觀的競爭優勢要素和宏觀的競爭優勢兩個層次的變化中。高職院校競爭優勢具備耗散結構特征之四是非線性相互作用。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外部環境獲取資源、技術、文化,對外部環境釋放資源、技術、文化,具備了演進的前提;競爭優勢內部、不同競爭優勢之間、高職院校處理能力的不平衡為演進提供了著力點;高職院校為演進提供了足夠的變化條件;躍遷漲落為演進提供了充分的選擇。高職院校競爭優勢正是具備這四個特征,從原狀態變化至新狀態。
四、結語
結合當前高職院校的發展環境,分析了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要素結構,并揭示其在演進中的作用,運用耗散結構理論對競爭優勢特征進行了初步研究。目前對競爭優勢的演進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高職院校發展任重而道遠,其競爭優勢的起點已經建立,但落腳點和未來發展方向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I Prigogine.Introduction to Thermodynamics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M].3rd ed.Interscience Pub,1967:112.
[2]宋毅,何國祥.耗散結構論[M]. 北京: 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41.
[3]姚金雨.示范性高職院校競爭優勢評價指數研究——基于湖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2015-2016年的數據[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06):1284-1289.
[4]杜方敏.試論高職院校競爭優勢的結構[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5(04):7-9+45.
[5]伯頓·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M] 王承緒,等,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81.
[6]Fang Lei,Li Xiaojie.Analysis on Inherent La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odern Higher Vocaitonal College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A].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Educait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Design and Contemporary Education(ICADCE 2017)[C],2017.
作者簡介
方磊(1986—),男,浙江寧波人,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助理研究員,泰國博仁大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教育管理。勵效杰(1978—),男,蒙古族,浙江寧波人。浙江萬里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技術經濟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