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正確三觀樹立和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該時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發展,教育教學不僅僅只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教學上,還更加注重學生道德素養和品行的提升,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個人未來長遠發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滲透;有效措施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修身是百年大計、教育根本,在小學階段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有著極為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學教師應充分重視該階段學生心理特點的變化和個性化發展需求,以正確有效的德育滲透策略來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樹立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實現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教師應注重自身的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小學教師在進行德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提升自身的修養,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小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的形象。小學生年紀尚淺,模仿能力很強,尤其是小學生長時間都是在和教師一起,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起好模范帶頭的作用,循序漸進的感染小學生,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以及相關的法治觀念和意識,文明有禮,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俗話說的好,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教師只有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品質和修養,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小學生。例如,小學教師經常強調要愛護公共衛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但是小學生們執行起來的效果卻不是很好。小學教師可以在學生的面前主動的撿起地面上的垃圾,然后扔進垃圾桶。小學生們看到小學教師的這個行為,也都紛紛的效仿起來,從此環境衛生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又如,小學生教師要求學生文明有禮,誠實守信,尊老愛幼,不穿奇裝異服等,教師同樣也需要做到,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小學生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二、進行德育多元化教學
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有很多,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種固有的形式,可以利用當下流行的教學模式來實施德育教育工作,并為學生增加實踐機會,從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展開德育教育,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尋找“感動中國”先進人物的事跡,讓學生在通過搜集資料來了解這些先進人物的光榮事跡,讓學生講述身邊的德育故事,并結合自己的經驗說一說今后要怎么做,這么做的價值是什么等。也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可以搜集一些關于傳統美德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后,讓學生來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來進行表演,從而加深學生對德育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就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結合學生的認知與發展規律,創設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促進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升。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小學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多為學生開展一些德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收獲更多的知識,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法治觀念、規范的言行舉止的形成提供保障。例如,小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紅色基地,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去烈士陵園獻小白花,祭奠烈士。還可以去敬老院送祝福,獻愛心,通過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另外,小學教師還可以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的主題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每一個學生至少都要做一件好人好事,之后可以將其過程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評比教師可以將優秀的作品在班級中進行展示,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很好的德育教育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更好的進行學習和成長,這對于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以及核心素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四、在立德樹人下提升德育教育的針對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作為德育教育中的主體,其自身的成長環境、認知能力以及發展需求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為實現學生道德品質更為有效的提升,以往“一刀切”式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經顯示出了明顯的不足。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應以立德樹人理念為指引,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德育教育方案的制定與實施,以此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有效提升。一方面,教師應積極的以溝通、交流的方式來與學生進行良好、平等的交談,以此實現學生德育素養的具體了解,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學生德育現狀及其原因的分析。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德育教育的特點,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計劃,并在實施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德育感受以及意見,通過有效的調整來增強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以此實現學生道德品質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出自身在德育教育中的引導性作用,使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獲得德育知識的滲透教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學生良好品行和道德修養的提升,成為社會所需的高質量、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任學軍,王彩霞.讓德育之花在課堂綻放——探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33).
[2]張守亮.新課程下小學數學德育滲透的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
[3]張永萍.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9).
作者簡介
吳偉霞(1985.03—),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廣東省龍川縣老隆鎮,學歷:本科,現職稱: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