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佛勤

【摘? ? 要】情感教育即是一種關注學生學習體驗的教學策略,又是一種培養學生學習態度、思維品質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開展情感教育活動,基于教材內容,進行“以情激情”的教育;基于激勵理念,進行賞識激勵教育;基于訓練實踐,進行競賽教育;基于課堂總結,進行情感引導教育。應用這四個策略,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融合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并且將其拓展至課內外的各類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英語;實踐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7-0040-02
A Probe into the Practi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Langjiamiao Primary School, Qingshui Town, Mi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LANG Foqin
【Abstract】Emo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teaching strategy that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but also a teaching mode that cultivates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inking quality. Teachers need to carry out emotional education activities from many aspect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 carry out "passion and passio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otivation concept, carry out appreciation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training practice, carry out competition education; based on classroom summary, carry out emotional guidance education. Using these four strategies, teachers can integrate emotional educ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end it to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Keywords】Affective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English;Practical measures
在教育研究中,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不僅受到他們綜合素養、主觀意愿影響,還受學生學習情感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需要重視情感教育,在課堂知識教學、評價互動、能力訓練以及課后的拓展等環節,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賞識激勵、構建良好氛圍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一、基于教材內容,進行“以情激情”的教育
教材內容是以話題劃分的,各個單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十分貼近。在情感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教材中的情景,引導學生將自身的生活經歷與教材中的情景結合在一起,以此輔助學生體驗教材中蘊藏的各類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引導、角色表演等方式,將教材中的部分情感用以引導學生,輔助激發學生的情感。以“What Do they Have on the Farm”為例,這一單元中學生主要需要學習的是有關動物的詞匯,部分學生對各種動物具有天然的喜愛之情,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引入更多與動物相關的圖片、資源,以此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對學生進行熱愛生命的綜合性情感教育。比如,教師在“part a”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動物的真實、精美圖片,然后詢問學生是否喜歡這些動物。在看到這些動物的圖片后,大部分學生都會十分興奮,并且積極回答。然后,教師可以展示自己在課前制作的道具——打印的彩色動物圖片,并將這些圖片作為學生學習本節課詞匯、句式的獎勵。在圖片資源、圖片獎勵的激勵下,學生會將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逐步轉移到英語學習中。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適當引入一些形容詞,如“So cute”“So mighty”等,以此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基于激勵理念,進行賞識激勵教育
學生在愉悅、自由的氛圍中會擁有更加強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產生更高的學習效率,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師與同學的相互評價等。對此,教師可以應用激勵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賞識激勵互動,以此營造愉悅、自由、積極的學習氛圍,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在“Our School”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教材中與詞匯配套的圖片與現實差距較大,進而對詞匯的真實含義產生疑問,在知識的學習、內化環節表現出較低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首先需要展示更多實景圖片,輔助學生將理論結合實際,其次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認知的行為與表現進行賞識激勵,以此營造愉悅、自由、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肯定自我的思想情感,進而以較高的效率進行學習。比如,在說到“library”時,有的學生因為沒有尋找過圖書館,便以為校內沒有圖書館,進而在交流時因為本校是否有圖書館進行爭論。教師不能直接說出校內圖書館的位置,而是應當對學生“爭辯對話”的創新性進行贊賞,然后再說出本校圖書館位置。如此,教師便可以避免對學生進行打擊,又可以激發學生對語言創新應用的積極性。
三、基于訓練實踐,進行競賽情感教育
訓練實踐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必要環節,也是教師激發學生競賽意識,發展學生積極向上情感的良好渠道。教師可以基于訓練實踐環節,為學生創造良性的相互競爭的學習環境,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鍛煉自身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積極性,或者以此策略將情感教育與德育相融合,對學生進行更加綜合的教育。在“Our New House”的句式實踐訓練階段,教師可以開展競賽活動,以此對學生進行競賽、合作的情感教育。教師可以開展“你說我猜”或者競速描述的游戲,以“你說我猜”游戲為例,將學生按照座位分別分成兩個左右兩個陣營,然后在多媒體上展示不同類型的房屋結構圖,讓其中一個學生對房屋進行直接或者間接的描述,另一個學生則基于同桌的描述猜測他所說的是哪張圖片。在開展游戲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出應用其他知識的示范,引導學生遷移應用以往學過的知識,增強所說內容的迷惑性。比如,教師可以將“colour”等詞匯、“說明某樣事物在某樣事物之下”的句式等內容引入示范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下,不同類型的學生會進行不同的實踐。有的學生會只應用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簡單、輕松的問答;而有的學生則會盡可能遷移學過的知識,進行同桌間的激烈對抗。如此,學生便能夠再自主創設的良好競賽氛圍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四、基于課堂總結,進行情感引導教育
小學的教育與家庭是密切相關的,教師可以在課堂總結環節,引導學生將自己從課堂得到的理念、知識遷移到家庭生活中,以此對學生進行具有較強德育性質的情感教育。以“Be helpful at home!”為例,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以在校內的日常打掃衛生為例,讓學生先意識到家務活并不是非常輕松的內容,為情感教育奠定基礎。在課堂總結環節,教師便可以先引導學生整理本節課所學過的與家務有關的詞匯。在整理后,學生可能會發現父母每天需要完成的家務是十分繁重的。其次,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拷問”:“大家在學校學習時每節課都有休息,而且在課堂上也是坐著。但是家長上班可沒有這么輕松,回家后,大家有幫家長做一點家務嗎,還是在只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做作業或者等著吃飯?”對教師的問題,少部分學生回答自己在家庭中也會做家務,但是大部分學生都表示是家長不想讓自己動手,只想讓自己完成作業。考慮到實際的情況,教師便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大家在回家后,可以適當地幫爸爸媽媽的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在吃飯前擺放碗筷、飯后花一點時間打掃一下自己的房間等,這樣既可以幫助父母,又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如此,教師便可以將情感教育拓展至學生課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有重要的實踐價值。而要開展優質的情感教育,教師就必須以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以及所教學內容的具體特點為基礎,然后基于課堂教學的知識教學環節、評價互動環節、訓練實踐環節、總結拓展環節,設計能夠帶給學生良好學習體驗、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教學策略,以這樣的策略對學生進行自然的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石玲.淺談情感教育和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J].小學生(下旬刊),2020(10).
[2]黃福梅.小學英語情感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20(30).
[3]掌晶晶.探討英語繪本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0(10).
[4]方儉宏.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策略[J].新課程,2020(43).
[5]蔡亞梅.讓“情感”之花盡情綻放在小學英語課堂[J].新教育,2020(26).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