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婭 延燚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對教育領域及技術各個方面的改變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教師來說,如何善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新的課題,如教育內容和信息獲取的多元化,教學、教育途徑的多渠道化,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的創新化等方面。對當代歷史教育工作者來說勢在必行。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新型課堂教學
2017 年,國家教育部新修訂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 明確提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必須滲透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即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
一、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在教學中,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合理安排教學環節,通過各種方式,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
第一,教師應該儲備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源。
歷史知識的講授需要教師具備大量的相關知識作為支撐。一個歷史事件的講授,需要從背景、事件過程等多個方面進行解讀,單純的通過教材知識講課,得出的歷史效果是不完整的,讓學生很難形成系統的歷史感知。所以我們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豐厚的歷史知識作為我們講課的支撐,作為我們課程設計的材料來源。
第二,教師應該具備相關的信息技術應用知識。而我們面臨的教學一線的教師隊伍,年齡差距較大。許多年齡較大而且對于現代技術應用不熟練的教師,更需要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更新教學技術,讓信息技術教學成為常態和一種授課習慣,以此讓更多的教師更新觀念,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二、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創新型課堂
現代信息技術給了歷史教學很大的發揮空間。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搜集更多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參考,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也能進一步開拓教師的視野,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讓現實與歷史緊密的聯系,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鼓勵學生課前學會借助網絡資源查找有效信息,在課堂上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見解,既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達成;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同時,培養學生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準確的分析和客觀的評價。提升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 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達成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必須立足歷史學科對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培養和提升學生立德樹人的價值體現,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精心設計一系列教學環節,發掘有利于教學的各類資源并合理運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下面,我以《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課進行的教學設計為例,來說明我在課堂教學中是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
一、立足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設計。
學科核心素養靈魂,也是一節課努力達到的根本目標。本節課一系列環節的設定,如重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都是為了服務于這一目標。由此,本節課重點內容設置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實質、影響。難點問題設置為對經濟全球化的評價。
二、以學生認識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達成素養落實。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教學設計以服務于學生思維習慣和認識水平為宗旨,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五個問題:
(一)在當今世界經濟交往中,你認為公平、公正的世界貿易和競爭原則有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保證世貿組織的有序進行。
(教師點評補充:世貿組織的建立、機構運行機制、國際經貿環境等。)
這一環節問題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認識世貿組織發展的過程,對世貿組織進行全面的理解;是對學生時空觀念和思維方式培養的重要環節。
(二)你知道跨國公司嗎?它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紐帶作用。
(教師點評補充:跨國公司的利弊)
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的認識出發,適當的進行歷史資源的補充,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思考、討論,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在介紹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過程時,可用PPT進行圖片或歷史音像資料加以補充說明,使內容更加豐富有趣。(略)
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從全球史觀的角度了解中國加入世貿的坎坷之路,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對于祖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從而貫徹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之下家國情懷的人文追求。
(四) 合作探究:思考:全球化為什么是一把雙刃劍?
學生分組合作,教師點評補充。
(教師點評補充: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利大于弊。發展中國家:利弊共存。)
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是以學科核心素養之下的唯物史觀作為基準,培養學生客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查找相關資料,談談你如何看待當前的“逆全球化”現象?
學生查找后回答: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教師點評補充:“逆全球化”思潮值得我們反思,可能會導致整個資本主義社會民主政治發展的局限。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可能是經濟全球經最好的機遇,中國方案引領全球化發展新方向,中國的嘗試可能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機遇。)
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學科素養下唯物史觀的應用能力,體現出信息技術對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促進作用。
綜上,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的主體,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特有的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進一步推動學科核心素養的的落實,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馬少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學術期刊:科教導刊,2017.6.
[2]謝春林.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及培養途徑初探.學術期刊:中國西部,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