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策略
1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現狀
雖然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多數語文教師都注重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但在實際教學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部分學校對于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并沒有完善相應的學校教學制度,導致學生以及教師的德育意識不夠,進行道德教育只是為了滿足教學需求,并且教師過多地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開展。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將德育教學融入語文課堂當中,因此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一定的影響。最后,進行德育的教學前提是要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入溝通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心理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深入的溝通,但目前很多老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目標做出調整,所以不利于德育教學的開展,同時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2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
2.1巧妙使用語文德育教材
教師為了實現教學和德育的融合,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例如《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在瀏覽閱讀文章以后,描繪黃山奇石的奇麗,景色秀麗,在感受意境的同時,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黃山四絕的鏡頭,讓學生感受黃山奇石所具備的獨特美,了解黃山奇石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讓學生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欣賞黃山奇石的強烈愿望,帶著濃厚的興趣步入新知識的探索。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創設具體的活動情景,讓學生感受到黃山奇石獨特的美,受到文化的熏陶。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奇石進行研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配樂、齊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感。進而,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親近自然,讓學生感知在界中美好事物,更愿意去觀察、去探索,讓學生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備課時還需要抓住每個單元的主體思想,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讓學生愛上語文。尤其是在語文課文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和尊師明禮、誠實守信相關的課文,使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故事背后的教育內涵,加強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滲透,通過品讀優秀的閱讀作品,讓他們了解個人情感以及文章內涵,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
2.2強化學生道德品質
語文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再跟課本教學內容相聯動,最終也就能夠顯著提高的德育教學成效,同時也較好實現德育教育跟學科知識教學的融合。比如在小學語文《慈母情深》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考慮以母愛入手,面向學生全面展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孝道教育。在具體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關于母愛的小短故事,讓學生充分感受母愛的偉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的母愛感悟,與其他同學分享一下自己和媽媽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在課堂環境中進行宣讀交流,提高道德教育的水平。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環境中進行話題引申,引導學生探索友情、師生情等多種情感,不斷錘煉他們的情感世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教學活動結束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考慮給學生布置關于母愛的實踐小作業,具體可以是給媽媽洗腳、幫媽媽做家務等。通過這些生活中的小事來回報媽媽,進行情感回報。在下節課開始之前,教師還要組織學生談一談自己在完成這些母愛實踐小作業的時候,自己的情感與心理變化。通過這種課堂教育與實踐體驗的聯動,就可以讓學生充分明確感知母愛情感,繼承中國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孝道,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水平。
2.3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和課程的組織者,在德育過程中有著極大的引導作用。小學語文德育并不是通過建立制度進行強制性約束,而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讓學生自愿接受德育,或者通過“耳濡目染”的方式進行滲透。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做好和學生的交流溝通,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為德育的滲透創造有利條件。當代小學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思想沖擊,他們的思維更加復雜,但是同時卻又是充滿創造力的,他們對于人生的追求以及三觀都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領作用,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間的思想交流,極大地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2.4利用多媒體設備,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教育教學中對多媒體的運用也越加頻繁,而多媒體對教學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更是為廣大教師教學提供了便利與多元化思路。因此在德育教學過程當中,要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具體學習內容,這樣可以讓全體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篇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放映關于開國大典的相關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盛況,從而感受到文章背后的深刻情感。在這樣的情境教學當中,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的偉大,為立德樹人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承擔著極其重要的德育任務,而語文課程則是德育的主要陣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充分的德育滲透,避免由于重視不足而流于形式,在課堂中要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利用多媒體設備,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巧妙使用語文德育教材,強化學生道德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以及道德情操,實現學生語文知識和道德素質的雙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楠楠.立德樹人,成人成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華夏教師,2020(2):65-66.
[2]展海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取向與實現路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