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敢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現階段的互聯網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關鍵性的作用,教師應該注重德育教育的應用,在教學中將互聯網作為一項輔助教學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學當中教師能夠通過互聯網加強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一下如何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應用互聯網。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1.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教學形式也逐漸發生變化,以往的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結構的變化。初中階段地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處于變化的階段,教師應該積極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以正確引導和帶領學生,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從互聯網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這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道德修養,為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當前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2.1學生性格特點上的問題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人生成長階段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在思想和意識上是想要脫離教師和家長的束縛,通過自身的能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但是學生在實際能力上是比較缺乏的,所以學生會遭受到一些打擊,從而會影響學生的情緒變化,從而導致學生在情緒上的波動,在教學中學生對于一些基本的行為意識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學生在與班級同學之間的相處上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其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2.2教師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的經驗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文化成績的提升,在教學中缺乏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導致教師缺乏對于德育工作中的經驗,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德育工作開展上存在較多的問題。教師是教學的指向標,教師的教學形式能夠直接影響德育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教師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問題,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自然存在較多的問題。
2.3互聯網所帶給學生的影響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教學過程當中互聯網中的言論比較自由化,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自身是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比較喜歡自行去學習自己認知范圍之外的東西,在搜索中學生處于好奇心去瀏覽一些不良的信息,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其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樹立都會存在較多的問題,作為教師應該將互聯網合理展現給學生,以讓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將互聯網作為提升和發展自我的一種輔助方式。
3.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3.1教師調整自身教學觀念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過于單一,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形式,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更好地提升自我。為了體現德育教育課程的實效性,教師能夠主動將互聯網加入到德育教育工作當中,將其作為一項高效有效的教學形式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于互聯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教師能夠通過互聯網去搜索一些有效地德育知識,以讓學生能夠在而課堂學習中更好地提升自我。互聯網當中包含豐富的德育知識,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通過相關德育素材的搜索,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為愉悅的體驗。在教學中通過互聯網帶給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視頻播放或者圖片的形式,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給,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認知,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
3.2開展校園論壇,正確學生的上網行為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校園論壇的形式去引導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互聯網的操作是比較熟練的,這個階段的學生通過互聯網能夠發現一些比較新奇的東西,但是其背后蘊含較多的隱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能夠正確遵守上網的準則,對于一些不良信息是否能夠及時抵制,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是比較喜歡在網上進行討論,所以教師通過校園網站的應用,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話題自由性,這也是讓學生能夠選擇在校園網站談論的關鍵所在,學生喜歡去討論一些游戲或者明星,教師可以去引導學生,這些都是娛樂性的行為,但是需要控制這個度,學生在討論中教師可以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去正確對待自己的娛樂行為。其次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比較有意義的話題吧,像是創設讀書吧、歷史吧、科技吧,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教師給予一些專業知識的解答,鼓勵和引導學生將互聯網作為提升自我的一種工具,而不是將其作為自己的娛樂方式,通過這樣的形式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互聯網的認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對于學生的影響。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德育知識作為一項主題活動在網站上的展示,學生通過自己記錄自己點滴展現自己一些比較好的活動,教師通過評選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我。通過互聯網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3.3通過互聯網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
互聯網是一種高效有效的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方式方法的應用,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實踐活動,像是教師組織學生對于革命前輩的偉大事跡進行了解,通過相關的紀錄片向學生展示,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去感受到自己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對于每個人而言應該學會珍惜現在的生活,并且能夠熱愛自己的祖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報祖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讓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于前輩的敬意,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學生的選拔進行評選,獲獎的同學能夠在校園網址中展現自己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去形成愛國主義精神,將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大義放在自己的心中,將祖國的印記深深地烙印在學生的心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之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師應該正確合理使用互聯網,將互聯網作為發展和提升自我的一種形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帶領下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當中都有出色的表現,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永偉.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漢字文化,2019(22):191-192.
[2]劉永雄.“互聯網+”時代下初中德育實踐探討[J].教育觀察,2019,8(17):80+100.
[3]孟海.基于中學德育教育現狀及方法論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4):248-249.
[4]王利生.“互聯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幾點嘗試[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165-166.
[5]姚偉才.網絡化背景下初中德育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