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知
【摘要】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不僅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提出要求,同時也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綜合培養學生的審美、實踐能力,讓學生感受語文知識獨特的魅力。隨著新時期的發展,我國教育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再滿足新時代對學生的要求,核心素養視域下要求小學語文的教學必須做出改變。因此,研究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語文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近些年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廣大語文教師思考的難題,這也是近些年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
語文核心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而語文能力又包含了對文章人文魅力的感受、對文章塑造的高大人文精神的傳承以及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體味。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又是以語文核心素養為主,在小時候塑造他們優秀的人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寬其知識視野和思想觀念,全方面為后續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體現了綜合文明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是一個涵蓋范圍很廣的概念,它體現了學生綜合的文明素養,幫助他們從幼兒走向青年,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之中,實現自我的發展。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讓語文這個感性學科具有一絲理性的精神,符合我國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在創新思維的培養、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優秀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找尋一種平衡。
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實際運用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還只是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以“考高分”為教學目標,過分地強調學習考試成績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沒有將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
(二)教學評價體制不健全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是教育發展大勢所趨,但是,核心素養培養體系確立了而各種相關的政策并沒有落實到位。在教學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依舊無法徹底改變學校和教師看重學生成績的現狀。而對于教學評價,教師也只是從成績入手,缺少對學生核心素養提高的標準和指標,這就限制了教師教學的開展,也使得教師的教學策略無法得到推進和實施。
根據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和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難以激起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之所以感覺到枯燥和乏味,一方面是語文學科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教師沒有在課堂上與學生建立起友好的互動,那么,學生自然就無法融入到教師的課堂上。
三、核心素養培養下小學語文教學探索
語文核心素養是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需要培養的能力,也是基礎語文知識教學的目標。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教學活動、信息技術的使用、綜合能力的培養等多個角度入手,對目前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和優化,逐漸地探索出一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體系。
(一)精細目標設計
基于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觀念,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時候,要從教學的內容著手挖掘語文核心素養,并逐步精細教學目標,促使教師能夠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增加到目標教學安排之中,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設計的教學目標就可以按照課程改革后要求的語文教學三維設計理念去安排,結合課本的內容去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在學生對文章有著深層次的解讀和認識后,教師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文章想表達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和學習到文章中的優秀品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因材施教,增加對基礎知識的重視
不同的學生,所具備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自然不同,對不同事物的感悟和思考方式也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到不同水平的學生,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基礎知識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只有學生有堅實的基礎,才便于教師繼續開展提高素養的課程。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將基礎知識的掌握作為課程學習的重點,利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基礎知識不單指字詞等基本要素,還應該包括文化起源、語言歷史等增強學生文化底蘊的知識,這些宏大的知識背景必然會增加學生了解的熱情。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
學習語文的方式不僅僅只有課本的講解,它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而閱讀活動就是其中頗為有效的一種。通過開展閱讀活動,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歷史故事、文化情感和人生道理,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幫助他們找尋自己的興趣所在。在閱讀各類書籍的時候,學生的思考水平和深度也會逐步的提高,在日常閱讀中積累的好詞、好句,是提升核心素養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從學生閱讀的書籍去了解學生的喜好,進而就可以對其展開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工作的開展。
同時,還可以利用課外語文活動,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鍛煉他們掌握的語文知識和技能。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符合現代主義接班人要求的優秀人才的有效手段,能夠實現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教師可通過精細設計目標,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去解決目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引導小學生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的轉變。
參考文獻:
[1]齊云.試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135-136.
[2]唐莉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74-75.
[3]歐陽紅月.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173-174.
[4]梁韞.如何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C].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2019.
[5]何英.小學低段“主題帶多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6]楊曉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生課外閱讀分級指導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9(20):131.
責任編輯 ?胡春華